第602章 理清头绪得真相

“普渡慈航要是太子党的人,专门用来给太子党铺路的,这一切就能解释了。我就说,如此强大的大宁,怎么会让普渡慈航闻鸡起舞,大家都跟瞎子聋子一样看不到,原来是视而不见。现在,普渡慈航迷惑住老皇帝,又有太子党的人给他打掩护,整日给老皇帝练什么长生不老丹,吃的老皇帝身体江河日下,一看就挺不了多久了。

而东林党的人,都是老皇帝扶植起来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登基当然是重用太子党,没他们什么事。东林党为了自保,当然要跟普渡慈航争斗,说白了,普渡慈航与东林党的斗争,就是太子与老皇帝斗争的缩影。

成了,太子登基,输了,太子被废,绝无第二种可能。

而在电影中,最后的胜利者是东林党,或者说是站在东林党背后的老皇帝。

同样,揭穿普渡慈航身份的是傅天仇,杀死普渡慈航的却是燕赤霞与叶知秋。

燕赤霞是谁,蜀山剑阁长老,代表着南方道门。

叶知秋是谁,昆仑派精英弟子,代表着昆仑仙道与北方道门。

拨开云雾或许可以这么看,太子党利用普渡慈航,想让老皇帝提前归西。东林党则联合道门,一起对付普渡慈航,乃至于站在普渡慈航身后的太子党。

阉党在这里面看上去没什么作为,可是联想到负责押送傅天仇进京的左千户,最终与燕赤霞和傅天仇站在了一起,一同对抗普渡慈航。

或许,这就是阉党的意思,毕竟锦衣卫属于皇帝管辖,老皇帝当然不可能自己管,一般都是按照司礼监大档头的意思在办,锦衣卫与普渡慈航决裂,很可能就代表着阉党与太子党决裂。

以前太子党稳坐钓鱼台,阉党与东林党斗得不亦乐乎,现在太子党从幕后走上台前,两党很可能放下成见,一起对付太子党。

在联想到普渡慈航,用的法术偏向佛门一脉,前两部中也没有僧人出场,直到第三部也就是现在的一百年后,才有白云和尚提到过佛门衰落。

很可能,在这场龙凤斗中,佛门支持的是太子党,太子党事败之后,佛门受到了牵连,才有了之后一百年的衰落,与白云和尚的感慨。”

“真是复杂啊,不过这么一串,普渡慈航,大宁,燕赤霞,佛道两家,乃至于天下格局就清晰了。电影中,无法无天的普渡慈航,行侠仗义的燕赤霞,精忠报国的傅天仇,其实都有另一个面目,行侠仗义,快意恩仇的背后,隐藏的是改朝换代的血雨腥风。”

王旭用眼下的事实,结合着电影中的剧情,将整个脉络联系了起来。

之前,大宁中的格局在他面前,就像一面蒙上雾气的镜子。

如今雾气消散,一是一,二是二,顿时让人看的无比清晰。

收回心思,王旭舔了舔嘴唇,轻声道:“或许,我该见见这个傅天仇,没准会有意外收获呢!”

当今天子昏庸,经常干些糊涂事,十天半个月不上朝是常有的事。

为此,要想控制朝纲,不被朝臣愚弄,天子就要大力提拔太监,久而久之阉党自成。

目前在朝堂上,主要有三波势力,阉党,与阉党针锋相对的东林党,还有围在太子身边的太子党。

三方势力中,太子党是最稳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东林党能强大起来,是因为他们都是天子在当太子时的近臣。

只要太子的储君地位不变,太子登基之后,东林党的今天就是太子党的明天,所以他们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太子,轻易不会涉及到党争中。

所以,朝堂上的格局就是,东林党与阉党针尖对麦芒,太子党稳坐钓鱼台。平衡三方实力。

阉党强了,太子党就站在东林党一边,东林党强了,太子党就站在阉党一边。

他们的职责就是帮助弱者,稳定政局,一切以让太子接位为主。

“傅天仇就是东林党的人,他贬官回乡,一定涉及到了党争,不是阉党在出手,就是太子党在落井下石。这一次,看着不像阉党的手笔啊,不然以太监那股喜欢炫耀的性格,刘洵在信中不可能不提,难道对傅天仇下手的是太子党?”

王旭细细思索着,很快又从傅天仇身上,想到了欲对他杀之而后快的普渡慈航。

要知道,根据王旭的情报,普渡慈航与傅天仇没什么仇恨,为什么要对他下死手呢,难道普渡慈航也是太子党的人。

记得在电影中,燕赤霞看破普渡慈航的伪装后,曾说普渡慈航藏身朝廷,是为了迷惑圣上,吸取大宁的龙气。

古代中,皇帝号称九五之尊,自称有龙气相随。

普渡慈航吸皇帝的龙气,皇帝会怎么样,不可能毫发无伤吧,要是普渡慈航是太子的人,那么

王旭想到这里,嘀咕道:“难道太子等不及了?”

当今太子16岁登基,执掌龙庭46年,今年正好62岁。

太子是皇帝第三子,登基第二年由皇后所生,也就是比皇帝小17岁,太子的年级应该是45岁。

王旭叹了口气,古代人通常不长寿,皇帝就更不用说了。

太子只比皇帝小17岁,而且生下来就是太子,这储君的位置做了四十多年,谁能不着急。

尤其是最近几年,皇帝日渐衰老,看着被人称颂为英明神武的太子,内心中该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