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菜,别说在南山镇,就是襄阳府,那些富户也不是轻易能舍得吃的。
屋里黄老汉带着四个儿子陪着两个衙役喝的是兴高采烈,喝完一看太阳,都有点西斜了,估摸着得三点多钟了,赶紧拿上工具丈量土地去。
吃饭前,黄老四早悄悄地在两个衙役哥哥手里一人揣了一个红包,两个人彼此看了一眼,用手感觉一下,好像是银子,而且还不小,不由一喜。
两个衙役趁着去茅房放水,打开一看,乖乖,真是大手笔,一人一个五两银锭子,还不是普通的银子,是从荣宝轩出来的梅花银。
荣宝轩的梅花银是荣宝轩专门定制的,上面有梅花的图案,在银锭子底部还有荣宝轩的印记。
两人对看了一眼,心里都明镜一样。
吃罢饭,黄家一行人跟着两个衙役直奔东边荒地而去。
量地的叉尺是用竹子做的,又叫“五尺杆子”,有点像英文字母a,它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为五尺,也就是一“步”。
民间有谚语云:“长16(叉尺),宽15(叉尺),不多不少正一亩。”
张衙役负责测量,杜衙役负责计数。
两个人一个量一个记,走了几十步就觉得跑的烦了,索性就把叉尺交给了黄宝贵,让黄德磊拿个纸笔去计数。黄老汉连忙说:“不可,不可,他们两可还是个孩子呢。”
杜衙役摆摆手:“就是孩子才实诚,没事,让他们量,量好了,我们去把标记钉下去就行。”
黄宝贵量了半个时辰就开始喊大哥:“大哥,我累了,你换换我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