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来到洛杉矶之后,李谦和谢铭远一天天的不是待在滚石唱片的办公室里,就是待在租来的录音室里,偶尔回到酒店,连吃饭都在讨论该用什么乐器的音色,廖辽则是丝毫都不感兴趣,他们俩去工作了,她就一个人背个背包出去瞎逛游——权当旅游了!
来到这里那么多天,没有记者,没有围堵,也没有歌迷,难得那么清净的日子,说实话,廖辽玩得很哈皮,一直到现在,突然的,她一下子就明白了李谦为什么要带她来美国做这张专辑了。
晚上一起吃饭的时候,廖辽忍不住向谢铭远吐槽,惹得谢铭远哈哈大笑。
他说:“在国内,你是最顶级的,但是离开了国内,来到西方、欧美,实话说,你的影响力、你的销量,还真是未必比得上我!”
顿了顿,他略带得意地道:“我在91年录的几张小提琴协奏曲的专辑,到现在还在卖,也不多,但每年都能卖个几万张,说起来,指不定我是在西方世界最畅销的中国音乐人呢!”
廖辽听得忍不住翻个白眼。
不过,不得不说,自那之后,她开始不怎么跑出去玩了,开始频繁地参与到了李谦和谢铭远正在忙活的录音里去。
而忙了二十多天之后,终于,《泰坦尼克号》的一共十一段配乐,全部录制完成。而且,在听过之后,詹姆斯·卡梅隆表示非常满意。
所以,接下来配乐这件事,其实大半已经结束了,剩下的只是跟最终的上映版,和导演剪辑版两个版本的音轨对接事宜了。这一点,李谦事先就已经打过招呼,接下来的这些略显琐碎的工作,将全部由谢铭远负责接手,负责跟影片的最后对接。
而接下来,他们这一行三人的小组的主要精力,当然是迅速地转移到了廖辽这第一张全球专辑的工作中去了。只不过……事情略略有些复杂。
此前李谦已经拿出来几首曲子,由滚石唱片负责邀请一些美国歌坛的著名作词人、音乐人负责帮忙填写英文版的歌词,但是,好的、能够让李谦满意的歌词,他们并没有收到多少,反而却是先后接到了不少唱片公司和歌手的购买请求。
也就是说,李谦谱写的那些曲子,刚一进入美国歌坛内部,立刻就被不少人给盯上了。不少歌手都表示想要买下李谦某首曲子的使用权,其中甚至有一位欧美歌坛的顶级巨星、流行天后——克里斯蒂娜·唐恩。
而她喜欢的那首歌,如果由李谦来填词的话,会给它起名叫《i will always love you》。
在另外那个时空,这首歌的原唱叫做惠特妮·休斯顿。
而且在那个时空,这首歌在1992年一经面世,便在美国最权威的音乐榜单公告牌上,连续拿下了十四周的冠军,后来又拿下了第36届格莱美奖的“年度最佳录制”和“最佳流行女声”两项大奖,不但是惠特妮·休斯顿广为人知的代表作之一,更是灵魂乐的经典作品。
当然,在那个时空,这并不是惠特妮·休斯顿的原创,它的第一个版本,在1975年就出现了,惠特妮休斯顿只能算翻唱,但是在当下的这个时空,这显然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