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开发总是辉瑞的专业吧,我就不信辉瑞没做临床二期,他们铁定是偷偷的做了二期,表现不好,才卖给你的。我是不懂医药开发,但我懂收购交易,傻子才这样子卖药给你,几亿美元的大买卖,能这么随意吗?也就是你们年轻人,才敢这样子搞。”
王晓树说的话,倒是让杨锐刮目相看。
能说出辉瑞有可能偷做了临床二期,这就很有看法了。
不像是现在很多中国人,会觉得外国人很守规矩。
医药公司是做人命生意的好吧,守你妹的规矩。
偷偷做临床实验的确有难度,但是,很难不代表说不能做。
辉瑞确实不能公开的做临床二期,但是,私下里做一个小规模的疗效研究,还是很有可能的。
当然,这种小规模的测试,往往不能全面的掌握药品的情况,很可能有遗漏发生,但是,辉瑞用昂贵的合同,弥补了遗漏。
所以,尽管杨锐也不知道辉瑞有没有做临床二期,但是,王晓树的猜测,却是很合理的。
辉瑞很可能是在小规模的测试中,没有看到上好的疗效,才决定卖西地那非给杨锐。
最起码,他们在出售之前,是做了一定的测试与判断的。
单就降压效果来说,辉瑞出售西地那非的理由已经很充沛了。
王晓树的猜测,也非常的合理。
可惜,他并不具有决定权。
杨锐道:“我没法给您解释科研上的事,您显然对医药领域的了解不多。总之,怎么想是您的事,您信不信,我都管不着,但您要是影响我的研究,我是不客气的。”
“你对我不客气也没用。我知道您是堂堂杨教授,但我告诉你,四家出资的银行已经商量好了,你要是不给出合理解释的话,我们就会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冻结你的钱。”王晓树好像是气势汹汹,其实还是很心虚的。要说他的级别已经是很高了,别说是小小的一间研究所了,就是央企对他,也不敢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