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切尔斯狂奔而出的时候,几乎只能捡到一点残羹剩菜了。
望着随便被任何人就可以抬着玩的杨锐,米切尔斯痛心疾首,恨不得学三年的中文,就为了在杨锐耳边狂吼一声:杨爷,咱们矜持一点可好?
第1428章 当红炸子鸡
除了少数几位记者,几乎所有人都喜欢今天的杨锐。
大众媒体,更是恨不得将杨锐捧上了天。
就像是日剧里的日本人,总是喜欢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主角一样。天性严谨,生性拘谨的瑞典人,其实也喜欢不走寻常路的角色。
什么平民王妃,贵族摇滚手,经常是瑞典和北欧媒体的宠儿。
不过,很有趣的地方也在于,大众喜欢的不走寻常路的主角,总是具有一定的身份优势的。
不是王妃,您自然就是平民了,大家都是平民,有什么好说的。不是贵族,您摇滚不摇滚又怎么样呢?
相对于王妃贵族什么的,诺贝尔奖自然更加的高大上。
都是现代社会了,血缘贵族听起来高大上,终究并不是真的高大上。诺贝尔奖所代表的却是科学贵族,而且是人类最顶尖的科学贵族,这样的身份,不仅受媒体的欢迎,也受普通人的欢迎。
任何人,只要努力奋进,刻苦钻研,似乎也是有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一天的。
最起码,这样的幻想是可以存在的。
当然,普通人是不会考虑那么多的。譬如瑞典这种地方,大家看诺贝尔奖,就像是美国人看体育明星一样,有些时候,全家都是诺贝尔奖迷,每年拼命的收集各种各样的诺奖配备的东西。
去诺贝尔奖咖啡店喝一杯咖啡,去诺贝尔套房睡一晚,顺便怀一个诺贝尔宝宝的,简直可以算是斯德哥尔摩的保留项目了。
许多瑞典乡下人——换个说法就是瑞典有钱人——往往很长时间都懒得去斯德哥尔摩一趟,而他们愿意去斯德哥尔摩的季节,往往就是有诺贝尔活动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