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姝笑道:“不比咱们女子,他们来去自如,临时起意去了哪里,也属正常。正巧去胭脂铺要经过太常巷,你若好奇,去看看便是。”
周氏略有所思地点点头,方才听了那小厮之言,她隐隐有些不安,夫君骑术俊得很,怎会惊了马,不知可有受伤。
这么想着,二人便出了茶寮,奔太常巷而去。为了便宜会话,两人同乘侯府的马车。
这太常巷里并无权贵之家,只是些富足的平头百姓。周氏掀开车帘,看着四周那些二三进的院落,更觉奇怪,想必夫君只是经过,与静姝对视一眼,便打算离开。
正准备放下帘子,却见一小厮模样的男子领着位大娘,行色匆匆地赶路。那男子催促着:“郁大娘,咱家夫人已经痛了两三个时辰了,劳您再快些。”
那郁大娘上气不接下气:“老婆子我一把年纪了,比不得你一个精壮的小子。你都说了前头还有两个接生婆子,着急忙慌的做甚!”
男子急切地说道:“就是因那两个婆子不行,才慕名来请了您!”
大娘停了下来,扶着墙喘着粗气:“谁家女人生娃不得挨上个大半天,就你家夫人金贵!”
男子又道:“咱们爷急得不行,劳您行快些,酬金再加十倍。”
听见银子,大娘终于又来了精神,一路小跑起来。
看着那男子的背影,周氏陷入沉思,蓦地叫道:“快!快跟上他们!”
静姝见她神色难看,未发一言,轻轻拍了拍她的手。
周氏却无暇顾及,方才那小厮,她前几日在夫君的书房中见过一次。当时小厮似在回话,见她进门,夫君便两三句将他打发走了。
若他是国公府的人,那他口中的夫人又是谁。周氏不由攥紧了帘子。
见那二人进了巷角的一处独院,院中梅枝越过墙头,临街绽放。
周氏也不等婢女来扶,便自己下了车,走到门前,却觉心跳如雷,双腿灌铅,再也迈不动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