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蔡邕交心,荀彧访钟繇

天色渐晚,待用完哺食后。

韩茂和蔡邕一同送别了钟繇。

经过今天的交流,确定了用标点符号,来取代钩识号。

但,并不是大肆宣扬出来,而是在诗歌词赋中体现出来。

引得别人发现后,来效仿,模仿,这样在传播起来虽慢,却胜在省事。

而这番交流下来,韩茂手中的名刺,除了张辽的名刺,又多了钟繇的名刺。

“小子,跟我来,有事跟你讲。”蔡邕看了一眼外面,他跟韩茂说了一声,当先走在前面。

韩茂默默的跟在蔡邕后面,他也在思索蔡邕会对他说什么?

但是全无头绪,只能随蔡邕入了堂屋后,屏退下人后,蔡邕复杂的看着韩茂好一会,无奈叹息道:

“哎,卢贤弟真跟你预料一般,他没有选择第二计,而是选择颇为冒险的第一计。”

“蔡公,董公怎么答复?可同意放卢公离开?”

闻言,韩茂丝毫不意外,也微微感慨,他是从历史上,卢植死后,让儿子挖土穴薄葬,不用棺木,仅留贴身单衣。

断定卢植其人,怕是个可以别人麻烦他,但他可以能不麻烦别人,就不麻烦别人的人。

“嗯,好在计策很成功,董公同意了放卢贤弟离去。

听说卢贤弟早就准备好,董公一同意,就赶紧带家人,一路回老家去了。

差不多过了数个时辰,董公不知道怎么回事,又气的派人追杀卢贤弟……老夫从旁劝说,也无用…你可知怎么回事?…”

蔡邕说到这时,一阵无力,能做的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看卢植自己了。

令他百般不解的,那就是董公明明答应了放卢植。

短短数个时辰,又为何会出尔反尔,派人追杀卢植?

而这也在韩茂的和他讨论,有可能遇到的突发状况里,昨天韩茂列出来,他不以为然。

现在果然如此,他才赶紧问韩茂可知道缘由。

“卢公糊涂啊!这个时候不能这么急,我千算万算,没算到这茬!怪不得董公会派人追杀卢公!……”

韩茂一拍案几,恍然大悟,当下他跟蔡邕苦笑着,将他的猜想分析出来。

在他看来卢植太心急了,他没有完全按计划执行,恐怕卢植是担心迟者生变,而选择早早做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