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命李恪坐在太子身旁,比之嫡次子李泰还要更近一分,这其中对李恪的偏爱的信重已不言自喻。
可偏偏他们也只能是眼热而已,他们武艺稀疏,自问没有统兵出塞,斩将立功的本事,就是李恪身上这身由军器监特殊锻造的明光甲他们都未必能够穿地自如。
李世民对李恪问道:“恪儿可是刚刚抵京,可曾去过了大安宫?”
李恪如实回道:“儿臣刚回长安,还未及往大安宫。儿臣身为边将,是奉父皇之命回京,自当先拜见父皇,向父皇交旨。”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这倒是无妨,交旨之事不急,大可明日再说,你祖父重病在床,你也可先往大安宫探视,只不过你这身衣裳却要换换,你祖父老了,不比你们这些少年郎,见不得这些杀伐之气,你可先回复换身常服,再去大安宫探视,免得冲撞了你祖父。”
李恪应道:“谢父皇指点,若非父皇嘱咐,儿臣险些做错了事,惹地祖父不悦。”
李世民摆了摆手,对李恪笑道:“这倒是无妨,恪儿只管放心便是,有你那位王妃在,你祖父怪不到你身上。”
李恪听得李世民突然提及了武媚娘,只当是武媚娘做了何事,不解地问道:“儿臣不知父皇何意?”
李世民回道:“自打你祖父卧病在床后,脾性便越发地难以捉摸,寻常人近身都难免被呵斥,弄得朕也很难做。不过好在楚王妃聪慧可人,能讨得你祖父欢喜,她时能入宫陪着些你祖父,也算是缓和了许多,也算是帮了朕的忙。”
武媚娘虽然年少,但何等精明,待人接物的本事自然不必李恪多教,甚至武媚娘比李恪做的还要好上许多,叫人挑不出错来,再加之武媚娘是武士彟之女,旧臣之后,李渊看着自然顺眼一些。
李恪道:“儿臣的丈人晚年得女,他的年岁也与祖父相近,媚娘自幼在府中便是如此,也知道如何同长者相处,最能讨长者喜欢。”
李世民对李恪道:“你有个好王妃啊,看来朕当初这道赐婚的圣旨倒是下地不差,给恪儿择了个贤内助。”
诸位亲王妃,若单论出身,唯武媚娘一人非是世家女,出身最差,可偏偏就是武媚娘,在李恪都不在长安的短短半载间,竟能打通宫内宫外各处关节,愿意道她声“好”的大有人在,也着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