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撤冗官?孝珩有些担心,但凡能混上冗官的,定都有些背景,四弟将这些人裁撤,势必会引起麻烦。
“强龙不压地头蛇,你刚上任,此举有些不妥。且你身边没有可用之人,恐怕到时候困难重重。”
孝瓘骨节分明的手指点了点册子上的一个人名:“用他。”
孝珩顺着指尖看过去,只见册子上写着:郎中令 尉相愿。
自打任了县公,孝瓘便熟读乐城县县志,又派了相和去当地暗中访问了一段时日,对当地官员政绩秉性以及百姓生活情况做了摸排。乐城县县令胸无大志,又爱势贪财,仗着有朝中官员庇护,这才稳坐县令之职。倒是他手下的郎中令有些本事,县中大小事务都由他处理,这才没有出什么乱子。
孝瓘道:“此人强干有胆略,深受百姓爱戴,可堪大用。”
孝珩道:“若此人真如四弟所说,修建堤坝之事交与他便可放心。”
孝瓘点了点头,可眉头依旧紧锁。
“既然修堤坝之事都已解决,四弟还有何担忧?”
孝瓘沉默了片刻,将他手中的人口册子递给孝珩,道:“乐城县二十至六十岁男子可征用的,还不足人口的两层。”
不足两层,意味着可征用的夫役和兵役少之又少。
孝珩接过册子粗略的扫了一眼:“如今能有两层已经很不错了。连年征战修宫殿,各地壮丁都被征了去,哪里还有剩余的。好在修河堤也用不了多少人,若不够,二哥帮你想办法。”
人口之事,不是一天两天便能解决的。孝瓘只得先将此事放下,伸手将孝珩茶盏满上,“二哥今日来,是有什么事吗?”
孝珩这才想起来,他今日是来打听四弟和三弟打架之事的,于是暂且放下乐城之事,关心的问道:“我听说你和老三打起来了?”
孝瓘点了点头,垂眸嗯了一声,看不出什么情绪。
刚才还神采奕奕的少年,此刻看上去却有些寂寥,孝珩忽然间有些心疼,不忍再责备他不应该和老三撕破脸。其实不用想都知道,老三跋扈惯了,定是去集书省找茬了。
“三弟跋扈惯了,又身居要职,怕是不能受这委屈,你要当心些。”
“好。”孝瓘点了点头,再抬头时已恢复了往日的温润,仿佛刚才那个寂寥的少年并没有存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