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页

《非诚勿扰》被封杀一事,是中国电视行业,舆论界,娱乐界,乃至普通老百姓心中永远的痛,所有人想到这点都愤怒的,但这却是一道不敢揭开的伤疤!

节目即人,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错。

网友们仔细分析之后,越发看出这两档节目的差距。

海角论坛隔壁开了个分析帖子,从技术角度吊打:“首先镜头看的晃眼,《交换人生》你没能耐学好莱坞大片那样提着摄影机追拍,那就学几年稳定拍摄技术再来好不好?看看人家《变形计》的摄影师,也是肩扛拍摄,为什么人家拍的镜头就不晃眼?”

“还有画面感!杨安的节目风格总体是中性偏暖,镜头中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冲淡了贫穷山区的悲凉感,即使是土房土灶,羊圈猪圈,拍出来的镜头也被后期制作成可爱的样式。而《交换人生》,我去,真的是简单粗暴啊!除了【哔】音,你们有后期制作人员吗?”

“对对对!我说怎么看起来那么膈应呢,还有一个剪辑问题,《交换人生》40分钟正片,一周放5天,那就是总长200分钟,总共拍了一个星期,但杨安拍了半个月,最后剪辑成90分钟,什么叫灌水,什么叫精制,一看就明了!”

“所以一个1600多万,一个258亿啊,这就是差距!”

“赚着白菜的钱,呵呵,操着天下苍生的心,还预想比天高,抄袭都是照虎画猫的水平,这个《交换人生》实在是太自不量力了!”

赵柯看着网上的评论,心都凉了。

他终于明白郭星阳在担忧什么,这也是他最害怕的事情,杨安的节目先入为主,让观众们产生了思维定式,立刻将他的节目贬低的一文不值。

什么技术分析,什么内容对比,那都是狗屁,如果没有杨安这根搅屎棍,他赵柯绝对会一炮打红!

看到昨天晚上第一期《交换人生》数据,最高瞬时收视率19,平均收视率12,这个数据让赵柯火冒三丈:“李主任,没搞错吧?这才第一集,最高和平均相差那么多?”

“赵总,别灰心,至少我们首播突破12了,接下来还有四天对不对?《变形计》已经放完了好不好!再说最高收视率,有可能是惯性收看《金牌调解员》的呢?不一样的人群定位嘛!”

中京电视台放映部的李主任安慰着赵柯,顺便递过来一支烟。

赵柯看着数据表,翻到第二页的详细曲线图,眉头锁的很死:“李主任,不对啊,不是惯性收看的原因!为什么20分钟的时候,收视率会猛降30?20分钟……”

他努力回忆着,20分钟的时候,刚好是卡点广告,那时候刚刚介绍完三个孩子,然后收视率从175猛降到123,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