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页

戴玲说道:“杨哥儿,关于《中国好声音》的线下宣传,我能帮你的就是出租车的车顶广告,我在全市有2000台出租车,行业内通常报价是每辆车4块钱一天,一天滚动720次,2分钟一次,效果非常好。然后呢,价格我可以给你打1折。”

杨安算了算,2000台出租车一天8000,再打1折,一天才800?

这个账不能这么算,红枫有1万多台出租车,分属不同的出租车公司,这个钱怎么算?

还有,其他城市怎么办?每个城市的报价都不同,光是广告宣传费,恐怕上百万扔进去,也看不到一个水花,撑不了两三天。

戴玲微微一笑:“我们干这一行的也有一个圈子,我可以帮你联系其他城市的出租车行业负责人,广告费用不说可以帮你省一大笔,至少能让你花的物超所值。”

杨安笑了起来,如果这样做真能解决线下宣传的短板,一百万广告费都值得!

可戴玲这么帮他,为什么?

第149章 各种烧钱

出租车顶灯是很好的线下广告渠道,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关注杨安的微博,第一季《中国好声音》还没有打出名声,全国各地没有蜂拥而至的商业合作伙伴(比如万达),没有各地音乐协会支持(比如地区海选),他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

这个世界,没有完全一样的参照物,杨安更是只知道《中国好声音》的外形,而没有拿到整个完整的剧本大纲宝典,所以他每一个环节都要自己摸索,光是一个前期准备,就差点把他折磨死。

所以说,烧钱宣传必不可少,而且各种方法都要尝试,假如出租车广告投放无效,那就再想其他办法,错了就是错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杨安他也不是神。

杨安说道:“多谢玲姐,你帮我这么多,不知道我能回报什么?”

戴玲笑了起来:“让我帮你牵线搭桥,促进与粤东凉茶的谈判,就可以了。姐姐准备争夺粤东凉茶中部六省的总代理位置,借此机会将物流公司连成一个中部地区的物流网络,等过几年再找准机会上市,如果上不了市,也可以把整个物流网络打包高价出售。”

牧健民啧啧道:“杨安,你看看,这才叫做生意!这才叫大气魄!”

这种实体经济太复杂,杨安是羡慕不来的。

第二天,戴玲就带着粤东凉茶的人过来,杨安坐上谈判桌,双方都带着律师和谈判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