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都笑了,举起饮料干了一杯。
谁都没料到,叛徒来的如此之快,仿佛开了疾风步一样,杨安拿着台里的推荐名单刚回去,宋小美就拿着工作手机来了。
宋小美递过来一张名单,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单位名字和电话:“杨哥儿,今天早上就有九拨人给我打来电话,全是拐弯抹角打听消息的,还有就是报名补位。早上你在对词儿我没敢打扰你,你看看。”
杨安干脆带她回房间,把名单摆在李越面前:“李老师,这些人你都帮忙介绍介绍。”
李越是圈里人,顺着名单一个一个解释:“8点34分这个,岭南曲艺团的王顺,他们是南派相声的一支,不过南派这些年情况更差,岭南曲艺团过的也不容易,总的来说,在相声界,他们地位一流,实力二流。”
宋小美好奇问道:“相声也有南北之分?”
杨安点头,解释道:“当然,北派节奏稍慢,垫活比较长,包袱要揉碎了再抖出来。南派相声节奏快,演员能说善唱,两三句就一个包袱,两派主要是笑点不一样!”
李越叹气:“可惜就是,市场决定一切,南派毕竟群众基础略差一些,观众少,他们的日子更不好过。第二位,8点50分打过来,东山长岭杂技团,哟,这家单位有点意思,他们是以喜剧杂技表演出名的,好像还拿过国家级戏曲大奖。这是一流团队,你没请过他们吗?”
杨安道:“没有,杂技暂时还不在我考虑的范围内。”
接下来挨个介绍,杨安算是有了点清晰的思路。
这九个电话,都是曲艺界的单位,而且或多或少与喜剧沾点边,都是主动报名参加补位。
其中相声团队有四个,都是江湖地位较高的团体,大江南北都有,都是一些曾经有过辉煌,但现在苦苦挣扎的团队,老气但根基还有,不过并不包括北派相声三大流派的人。
电话又响了,宋小美出门去接,杨安和李越两人继续琢磨。
杨安道:“北派三门不联系我,这很正常,人家大腕儿,不稀罕这一口。”
李越道:“除了他们三家,全国有名有姓的相声界同行基本上都服软了,愿意排队呢!”
杨安摇头:“服软?我看事情没这么简单!就说这个岭南曲艺团的王顺,我当初邀请过,他们回绝的很坚决,说没时间每周蓝海岭南跑来跑去,自己商演都忙不过来,没档期什么的。怎么现在就突然有档期了?就有时间了?就愿意每周飞来飞去了?而且你想呀,补位选手什么时候能上台都是未知数,说不定三个月结束了都轮不到你,你白白浪费三个月时间,还什么都不能干,这条件有几个人能接受?这前后态度变化太快,事出反常必有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