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年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
武昌城的江边码头外锣鼓喧天,老百姓自发的组织起来站在码头上翘首东望。
百姓们听说莫大王今日将会回到武昌城,纷纷来到码头迎接。
一同前来迎接的还有在武昌这座南方新兴政治中心城市的掌舵者--武昌知府史缵烈。
还有江南总督麾下三司衙门的一众官员也都纷纷来到码头迎接。
李邦华,王忠义,曹国祺,三人作为现在义军政府当中权势最大的三人,今日也在百忙之中来到码头,迎接他们的主公。
远远的,莫谦便在船头看到了武昌码头上的人潮人海,他的内心不禁有着一丝不悦。
他转身回问身边的袁兴第道:“谁泄露的消息?”
袁兴第一看莫谦发火,赶忙回答道:“末将不知啊,末将并未将大帅回归的日期告诉别人啊!”
“哼!”
莫谦又把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卢照。
“是你泄露的?”
卢照一听,赶紧解释说道:“大帅,不是末将泄露的,末将都不知道您什么时候回来,若不是末将在长江水道练兵,我也不知道您回来了。”
“他娘的,难道老子回来的消息是上天告诉他们的吗?”
莫谦怒甩衣袖以此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
等船靠岸,莫谦看到码头上那人山人海的百姓,他只能强忍住心中的怒火,换上一张笑脸亲自的与百姓交谈。
“大王,大王您回来了!”
“大王回来了!”
谷“大王万岁,大王万岁!”
不知道谁高喊了一声万岁,顿时整个码头一片呼喊万岁的声音。
百姓们纷纷跪倒在地,给莫谦磕头,嘴里高喊大王万岁。
看到百姓如此热情,莫谦心中的那点怒火也逐渐消散了,他亲自扶起了百姓当中的数十名老者,嘴里念叨着:“老人家,您这是干什么,您这可是要折我的寿啊!”
“大王这话说得,我们是真心的爱戴您啊,大王给我们武昌百姓分了田,又免了三年田赋,大家伙的日子如今好过多了,这一切都是大王您的恩赐啊!”
“老人家这是说得哪里话,老人家快请起,这不是我的恩赐,而是你们自己努力劳作换来的,我只不过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当不得你们如此夸奖。”
“当得起,当得起,大王威名响彻中华,如今各地百姓都知道咱们武昌有个莫大王,大王来了不纳粮,大王,您就是我们的恩人啊!”
“大王万岁!”
“大王万岁!”
“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码头上跪倒一片,就连一同而来接驾的官员和士兵们也纷纷跪下。
虽然莫谦早已废除了跪拜这种陋习,但是在这种场合下,大家都不由自主的跪了下来。
聪明人都知道,这时候要是不跪,那才是真正的傻逼。
人家都跪了,就你一个人跟着木桩一杵在那,还大王还不得把你往心里记啊!
连李邦华和梅之唤这种老臣都跪了,其他人没有不跪的道理。
莫谦看到来迎接自己的李邦华和梅之唤等人都跪了,赶紧起身来到二人跟前,亲自扶起他们,说:“二位,您二位这可是折煞我了。”
“大家快请起,快请起,地上凉啊!”
“大王,地上虽凉,但是百姓们的内心却是热的!”一名士子高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