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安静。”蒋静清了清嗓子说,“我知道大家想了解什么,这是天竺政府给我们出具的许可证,有了它,天光才可以在天竺山多邦进行新药试验……”

“蒋女士,我已经得到了相关的许可证的复印本。”说话的是个红头发的外国女记者,她高举着录音笔,喊道,“不要问我从哪里得到的,你们今天不也打算将这份复印件给我们吗?”

蒋静的脸色微冷,问道:“雪妮,你想问什么?”

“我想问的是,这份许可证上面说要按国际标准进行补偿试药者……”雪妮一说国际标准下方就有人笑了。

“我想你说的国际标准不会就是指的美国标准吧?还是国际药业协会的标准?按美国标准,你们的制药企业在国内也不会补偿试药者多少吧?还会跟人家签什么意愿协议不是吗?”

雪妮掉头看向说话的人:“罗女士,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说的国际标准自然是指的国际药业协会的标准。”

说话的是罗洁,她站在会场的一边。

“那你该先关心你们美国自家的企业,天光制药还不用你来瞎操心!”

看雪妮又要开口,罗洁就递给她一堆的纸:“你看清了喔,这是花旗拿内华达州的穷人来做试验引发的事件。”

雪妮脸一黑:“这些事有国内的记者去管,我不在国内,我要关心的是江都的药企。”

罗洁笑说:“你是昨晚才派过来的吧?”

“我以前就被派驻江都了……”

雪妮跟罗洁这一争,倒让大家有点心烦,有人就喊道:“管她什么时候来的,蒋静,我要问你,你每天只给试药人一百卢比,是不是太少了?”

按卢比的汇率,一百卢比只相当于是十块钱。一个月下来就是三百块钱,按天光制药这一次的试药规模来看的话,那四种被曝光的药,整个试药期,产生的费用不超过五百万。

这比在国内做临床试验不知便宜了多少倍,这四种药又要拿到国际上卖的,在天竺做的临床试验是被国际承认的。到时在国外上市后,又能减少认证周期等等各类的时间成本。

“我们这是按天竺的人均收入来制定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