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财政两策!

只是影响可能会不太好!

税制的事情,不光是印花税,还是阶梯征税,还是个人所得税,针对的都是有钱人,是权贵。

而现在大汉的有钱人和权贵们,多多少少都和勋贵们有所牵连。

这是不可避免的!

勋贵们跟着皇帝打天下,天下打完了,他们获得功名利禄,获得权力自是应该。

而商人权贵要做生意,自然离不开“权力”这两个字,少不得要和当权者打交道。

所以,现在大汉的商人权贵们,多多少少和勋贵大臣有些关系。

刘易要割这些人的肉,和割勋贵的肉没区别。

不过问题不大,刘易刚拿海外封国安抚完大汉的勋贵们,勋贵们不可能因为一些经济利益,就和皇帝唱反调。

即使没有海外封国的事情,很大概率也是没人敢出来找死的。

刘易是开国皇帝,权力几乎不受限制的开国皇帝,没人敢忤逆他的!

此事虽然有阻力,但肯定能推行下去。

纸币的事情,自然也可以做到。

大汉朝廷有足够的储备金银,有足够的信誉,印刷纸币的防伪技术也是有的,大汉皇家科学院能够拿得出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不过,肯定会有阻力的。

因为前面的几个王朝,不管是大宋,元元,还是大明,都玩纸币了。

大宋的交子,大元的至正钞,大明的宝钞,刚开始都还不错,纸币的价值有所保证。

但是,这些纸币最后的结果还都差不多,几乎都没有了信用,变成了擦屁股的废纸。

如此一来,使得中国的老百姓们,天生对纸币有一种不信任感。

前人没能开个好头,后人再想要做,困难就会加倍。

即使是以现在大汉朝廷的信誉,以刘易的信誉,想要发纸币,肯定也会有所波折。

所以,明日的大朝会上,刘易要想办法用舆论压力,将税改和纸币的事情给推行下去。

……

当夜,刘易亲自提笔熬夜写出了一份税改和发行纸币的计划。

因为刘易的推波助澜,朝廷要治河的消息当天便在南京城内传开了,南京城内外也是有人不断的相互串联着。

文人士子也是纷纷走出家门,开始相互聚在一起议事。

他们的态度两极分化很严重,有人支持治河,这些士子大多都是北人,有的甚至从小生活在黄河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