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国家柱石

“朝廷如果有力量来围剿我昭武军,又怎么会派出使者来太原呢?”

“朝廷之所以会派出使者来招安,那就是因为现在朝廷奈何不了我昭武军,既然如此,父亲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并且,昭武军就算是要出兵,那也得要先修整几日,现在军政府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做好今年秋粮的征收工作。”

刘易开口宽慰道。

并且,他也把话给说到了点子上。

现在昭武军治下秋收都已经完成了,按照往年的惯例,秋粮是时候征收了。

刘老爷点点头,开口询问自己儿子。

“对税赋事,吾儿可有何看法?”

刘老爷下意识的询问自己儿子的意见。

刘易沉吟一阵之后说道。

“事情不难,只要抓住几个重点就好。”

“一是废除正税之外的一切杂税,赋暂停征收。”

“这一举措是为了拉拢人心!”

刘老爷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他明白自己儿子的意思。

大明朝为什么现在整个北方到处都是流寇,流寇剿之不灭,甚至是越剿越多?

除去天灾不断外,更多的则是人祸了。

地主士绅借着天灾的机会大肆兼并土地是一点。

还有就是而官府朝廷收的税也是越来越多,除去正税外,还有火耗,剿饷,练饷,辽饷等一大堆的杂税。

别看在朝堂上决议时候,这些杂税加起来好像没多少。

但是,那是在朝堂上。

到了下面真的征收到平头百姓脑袋上的时候,可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后面加个零都是轻的,都能算是体恤百姓的青天大老爷了。

这也就导致了,无数百姓家破人亡,失去了活路!

没了活路的百姓会做什么?

当然是造反了!

中国的老百姓可不是欧洲的农奴,被压榨到死都不会反抗。

中国人的骨子里是有着一股子名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戾气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一句话说明了中国人性格的两面性。

活的下去的中国老百姓的是温和的,是任劳任怨的,面对压榨表现的很是顺服,是春日的溪流,是朦胧细雨。

但是,这只是水的一面。

但是,看似温和无害的水,是有另一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