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页

之前公司曾经专门做了一次评估,以贵航云雀现在的情况,承包的话,一年1000万的承包费外加承担工人的工资、奖金以及各类保险的缴纳,这就足够了;如果是收购,最多不会超过2个亿。

什么?你说去年贵航集团和富士斯巴鲁才在贵航云雀身上花了45个亿?没关系,你们的设备我们可以不要,有本事你们把哪些东西都搬走好了,现在的贵航云雀,就只值2个亿。

不管是承包还是收购,有1000万出头来上下打点就足够了,刘万成为什么敢开口要2000万?还不是icq和丽声电子用了68个小时在欧洲赚到了25个亿刺激到他了。

只是明白归明白,有些话大家心知肚明是一回事,但绝对不能说出来。

“2000万太多了,”林铮缓缓的摇摇头,就差指着刘万成的鼻子大骂“你丫不要这么贪得无厌!”了:“刘董,您要想想,云雀的这块牌子对我们没什么用处,我们在中西部建一个生产基地才需要花多少钱?要不贵航保留云雀的这块牌子,或许将来可以卖个好价钱?”

这就是我国机动车制造业的奇特之处了,汽车不是谁都能造的,你在家里闭门造车当然没问题,可如果你想要把你造出来的车子卖出去,不好意思,你造的车上了目录了吗?换句话时候,你有汽车的准生证吗?

随着奇瑞和吉利等汽车民营制造企业的出现,几年前还没什么人在乎的汽车准生证忽然值钱起来,但问题也出现了,汽车准生证的发放资格在内阁手里,但内阁可没有对民营企业发放汽车准生证的意思,民营企业想要让自己生产出来的汽车合法的获得上牌上路的资格,只有两个办法:第一,自卖自身,把自己卖给那些有目录的企业,以子公司的名义自动获得目录;第二,就是收购手里有目录的企业。

第一种办法当然很麻烦,现阶段有“准生证”的企业只有那些企业性质是国企的汽车制造企业,你想要去卖身挂靠?且不说人家愿不愿意让你挂靠,就算同意让你挂靠,也得狠狠的从你身上咬一块肉下来,并且接下来你就成了那些国企的官僚们分享利益的肥肉了(参考奇瑞);

第二种办法更麻烦,现在国内有“准生证”的汽车制造企业并不多,产品也不怎么愁卖,既然这块牌牌这么值钱,老子何苦卖掉?就算退一步,如贵航云雀这般不但自己氧活不了自己还要集团总部输血的,也不愿意将这块牌子卖掉,而是想方设法的想要将这块牌子打造成一个聚宝盆。

可对于联创科技而言,这两种办法都不适用,联创科技当年收购了江北奥拓,有了目录,自然也就不需要挂靠或者去收购别人的目录,贵航集团可以用来拿捏联创科技的东西,凭空被去掉了一多半。

保留云雀这块牌子?开什么玩笑!

刘万成才不肯这么做,原因很简单,最多2年,他就要退居二线了,如果他今年才50岁,倒是可以考虑把云雀的准生证在手里捂两年卖个好价钱,可2年?他可不认为2年后国内的汽车工业能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既然自己不能等到价格还是的时候卖了换钱,还不如趁着现在卖了换钱,哪怕卖的便宜点儿……手里有权的人才更加明白“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道理。

他摇摇头道:“林总你不要开玩笑,倒是你,这块牌子买下来之后在手里捂两年,到时候一转手最少好几倍的利润,是个不错的投资啊。”

是这样吗,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可能玩得起汽车这东西的,谁背后没点儿通天的背景和能力?这块牌子值钱是值钱,可真正有资格买这块牌子的人也不怎用为这块牌子发愁,林铮缓缓的摇摇头:“这就算了……这样吧,刘董,1300万,分三期支付,如果最后能够成功,兄弟我再给您200万,算是辛苦费。”

1500万吗?刘万成心动了:如果是1500万,最少能有600万装进自己的兜里。

他开口要2000万是一回事,可也没指望林铮能够痛痛快快的掏出2000万来砸自己脑袋上,林铮肯出1500万这已经让刘万成心中很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