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青旂遥倚望春台

九州列国传 宋申申 2124 字 2022-10-25

仲忧摇了摇头,笑的无奈:“父君觉着我只会提笔书画,哪里是会谈正事的人,更何况这事我若与父君说了,他也未必能同意,你要知道这法子是损害了宗亲的利益,而我父君也是宗亲。”

“那你还告诉我这个法子,难不成是大义灭亲?”我歪着头,笑着看他。

“因为我不想看着陈国的百姓生于疾苦,也不想看着陈国如同蔡国一般,变成了腐朽。”

难得陈国出了仲忧这样一个人杰,也难得这英才是出于宗亲之家。

征得伯忧阿姐与仲忧二人的同意,在昶伯朝立议事还没有回来之前,我带着伯忧一起,坐上了回陈宫的马车。

回到陈宫时,朝立议事才结束,父亲与昶伯和百里肆正在勤政殿的西暖阁议事。

我带着伯忧在高台处等着内侍进去通报。

片刻后,小忠俯身出来,请我与仲忧进去。

我倒是没想,老茶还能安排胆小的小忠在殿前伺候。我歪着头,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却见他倒是不再如初见时那样胆小了。

我想着也许是我想多了,小忠年岁小,也是要历经一些历练才能逐渐有条不紊,毕竟并不是所有人的成长过程都如我这般奇葩。

在西暖阁,仲忧又将对我说的法子再次对父亲说了一次,我看得出父亲十分认同仲忧所说的方法,并觉着仲忧说的还不够细致。

父亲让他赶紧回去写一份详细的公文呈上,并让百里肆和昶伯也深入了解仲忧所说之法,给予自身最大的帮助,去协助仲忧完成这件文书。

父亲给仲忧的时间与给我的时间一样,皆为三日。我见仲忧神情盎然,更是豪情壮志,满腔热血被父亲的几句话引燃,犹如冲破天际的鸿鹄,直言到文书明日便能写好,压根用不了三日。

就在我替仲忧捏了一把冷汗的时候,这第二日,他就带着写好的文书再次来到了西暖阁。

我那时正与父亲下着黑白棋,更是与娘亲闲话家长。

也是此时,仲忧捧着一摞书简在小忠的引领下走进了西暖阁。

我叹为观止地盯着他手上的十卷书简,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

而父亲,但见是伯忧整理好的文书,连忙拿过来一一查看着,时而露出惊艳的表情,时而大叫着好。

而后父亲连忙又召见了信北君,三人又细细地言论了一番,终于决定在陈国内实行仲忧的方法进行改革,并将这次的改革命名为摊丁法。

仲忧被父亲提点为陈国的令尹,与百里肆一道推行这次的改革,为了做以宗亲的表率,以及支持这次的改革,昶伯最先提出了,先从余陵推行,再慢慢蔓延至陈国全部郡县。

那日我带仲忧入宫时,昶伯已将四个郡县的兵符归还给了父亲。父亲听了百里肆的话,将昶伯封地余陵的兵权转交给了百里肆,又将四县之中的两个归还给了昶伯,自己则留有离圣安最近的潼安兵符。

就在昶伯推脱之时,我便带着仲忧来了勤政殿。

而后,便是详谈摊丁法。

待昶伯再次归还兵符之时,父亲却聪慧地让昶伯将兵符交给仲忧,毕竟变法之时任何艰难险阻都能遇到,想当初齐国启用大家韩子变法时,韩子险些被那些宗亲给抽筋扒皮,好不容易逃出生天,躲在了蔡国,因其妻为他而死,却再也不愿意入仕了。

昶伯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受了父亲的重用,却也不能因此而丧命。

这条路想必一定艰难万阻,我也认定仲忧一定不负所望,能想出这样办法的人,已非等闲之辈,更何况这仲忧还这样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