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当把责任扛上肩头的那一刻,他的命,就不光是属于他自己,哪怕是自己想死,也不能轻易死。
一如人到中年的男人,一路行去,尽是山丘,哪怕跌跌不休,哪怕已经白了头,哪怕无人等候,也只能咬着牙佝偻着腰,在人海中面露微笑,唯有在无人之时悄悄湿润双眼,努力向前。
所以,当逃亡二十分钟,身后逐渐赶上来的猛兽型机甲的身影在远程观测仪中若隐如现后,唐浪发给沈成峰“我们需要留下机甲阻击”的提议,被沈成峰毫不犹豫的否决了。
“我的意思是,我留下来阻击,你们继续向前!”唐浪冷静的声音在通话器里响起。
沈成峰,目瞪口呆。
第089章 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何会这样红
沈成峰敢肯定,他这辈子见过胆大的,但从未见过如此胆大的。
一台机甲,要独自阻击七十台机甲,恐怕,就算是超越高级机甲师的机甲战神级的高手,也不会如此疯狂吧!或许,给他们配上一台传说中的神经接驳机甲才有那个可能性。
科技发展到今天的程度,人类甚至能制造出能湮灭行星的轨道电磁炮,星舰更是每秒达到数万甚至十万公里的亚光速,可瞬间前行数亿甚至数十亿公里的人造跃迁通道亦在千年前就诞生。
按理说,机甲这种行星表面的陆战之王的发展,应该更是日新月异。
自从三千年前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第一台机甲诞生以来,机甲无论从机甲引擎再到装甲材料再到将离子炮这种原属于星舰上装备的大型能量炮装备成必备武器,都拥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唯独操作方式,却是自从千年前出现机械操控键盘能发出更多指令替代更古旧的大量操控杆和按钮之后,就再未有大的改变。
哪怕各国在多年以前就宣布研究成功脑神经接驳式机甲并成功投入实战,这种状况依旧没得到什么改变。
原因很简单,不是人类不努力,无法将机甲的研究向更高科技推进,而是人类本身太不争气。神经接驳机甲诞生已经超过200年,但能驾驶神经接驳机甲的机甲师却是寥寥无几。不管是军方还是民间的高级机甲师,都是脑神经极为坚韧远超普通人的高手,可是,当他们顺利接驳脑神经机甲并操控之后,他们的脑神经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伤害,并最终导致脑神经萎缩死亡。
人类的大脑,早在数千年前就被科学家们誉为人类的禁区,数千年来科学的大踏步发展,人类已经开始逐渐寻找到打开禁区的钥匙。但对于不可逆的脑神经萎缩消亡,人类依旧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