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页

古人作诗文,讲究的是“妙手偶得之”。往往佳作,都是情景和意境到了,才能诞生。李牧前世学的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那也是在茫茫的诗海,茫茫的词海中挑选出来的。试想一下,唐宋加起来上千年,得多少诗词,佳作仅有六百余,比例其实是非常低的。

就算是李白杜甫,也未必能按照命题作文,迅速地作出一首绝佳好诗词来,李世民这纯粹就是在难为人了。很明显,他是在吃李牧的飞醋,谁让刚才王鸥说李牧好来着?

李牧自然也明白李世民的意思,心里想,老家伙够坏的。我这儿刚出个风头,你就想着打压我了?嘿,偏不让你如意。我虽然不是李白杜甫,但我有一点比李白杜甫更强——老子穿越者,背过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你在这方面找茬,可真是找错了地方了!

李牧微微一笑,道:“陛下可是还要水调歌?”

李世民点头,道:“牡丹夫人说你水调歌填词填得好,那自然还得是水调歌了。”

“还是赏月么?”

“对!”

“拿纸笔来!”

李牧喊了一声,有人送来了纸笔。王鸥挽起袖子,非常自然地帮李牧磨墨。李世民见了,心里头更是吃味,却又没法说。在他看来,王鸥是李牧的长辈,而且王鸥本就是才女,爱好这些东西。一个长辈,为晚辈磨个墨,说起来也不算是什么事儿。他若阻拦,显得小气。

但是心中这股子醋意却是散不掉,李世民打定了主意,若李牧写的不好、或者没有特别好,他都要狠狠地点评一番,打一打李牧的嚣张气焰。

存了这个念头,李世民瞪圆了眼睛去看李牧落笔,心里暗自期待,最好李牧第一个字就写错了,让他出一个大糗。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

“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

“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写出来第一句的时候,还看不出什么。李世民正要点评一番,随即李牧没有停顿,就把第二句写了出来。第二句一出,李世民顿时庆幸刚刚没说话,要是说了出糗的就是自己了。

这一首《水调歌头·金山观月》是南宋词人张孝祥的代表作,张孝祥此人虽没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人有名,但其人,却也是不俗,状元及第,更难得一身正气,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秦桧死后,才得平反,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