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页

对这位小自己六岁的忠勇之臣,孙传庭是发自内心的敬重。

数年来,正是因为这位重臣的苦苦支撑,大明的危局才没有变成无可挽回的败局。

虽说现在因为自己身负皇命、总督前线战事的缘故,在决策上不得不以自己为主,但孙传庭在卢象升面前却从来没有上官的架子。自二人率部汇合后,每遇大事,孙传庭都要虚心征求卢象升的意见和建议。

“善!白谷兄请!”

不喜多言的卢象升侧身一让,表示要孙传庭先行下楼车,孙传庭微一拱手致谢后当先走向平台后侧的楼梯。

卢象升本就对权利并无太大的兴趣,虽说他曾官至五省总理大臣的高位,但他对于孙传庭的后来居上并无什么抵触之意,相反,他对孙传庭这位官场后辈这几年的急速蹿升持有乐见其成的态度。

孙传庭的功绩通过各种渠道早就传到卢象升的耳朵里,对这位新晋者勇于任事和担当的作风,以及几年来取得的一系列卓越功劳,卢象升也是敬佩不已。

他只希望朝堂上能多几个孙白谷这样的能臣,少几个袖手谈天、只顾私利的蠹虫,那大明的未来将是大有可为。

二人下了楼车,在亲兵的护卫下回到营中孙传庭的大帐中,孙传庭吩咐下去,兵部派来的相关官吏立刻携带工具攀登楼车,绘制城内东西南各门后面的布防详图,以供制订详细的破城后方略使用。

分派完毕后,亲兵端上茶水,孙传庭与卢象升对坐闲谈,静等兵部官吏勘察地形后绘成舆图,然后再召集各路总兵大将前来研究具体战术。

“建斗,圣上旨意中提到将来设沈阳等处总兵参将,下辖兵马攻防各处一事,你意下如何?”

孙传庭端起香茶啜饮一口之后,将茶盏放在身侧的矮几上,笑着开口道。

“圣上于此事上大的方略完全正确,但因未曾亲至一线,故而可能于细节处稍有偏差。白谷兄既是出言相询,看来对此亦是有些不同看法,不知卢某所猜可对否?”

面对孙传庭的问话,卢象升毫不避讳,直截了当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哈哈!建斗一语中的!

圣上雄才伟略,于大局上总有高屋建瓴之策,其布局皆是以将来十年或者数十年为着眼处,不管是事涉国计民生,还是朝廷军政方略,圣上之思实是令人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