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页

从心底讲,祖大寿以及大部分辽西将门的将领对大明还是很有归属感的,他们并不愿看到大明被别人所取代,这也是祖大寿听从朝廷之令,派遣马队入关剿贼的重要原因。

只要大明不亡,辽西将门就会世世代代趴在大明的躯体上吸血,继续过着豪奢无比的生活。

虽然在大明绝大多数人的眼中,他们不过是一群土财主,但祖大寿们却是已经相当满足了。

“父亲大人切勿过忧,孩儿觉着,朝廷此次应不会败!之前不是说朝廷又出了个厉害人物,叫孙传庭的吗?据说此人比洪亨九还要有本事,孩儿以为,此次朝廷肯定会遣他领军来援,有他做主帅,那些总兵大将还不得俯首帖耳?再加上咱们送去的警报,这孙传庭定不会上了建奴的当,到时候建奴粮草耗尽,还不是得乖乖地退回盛京?”

看到父亲一副意志消沉的样子,祖泽溥忍不住出言安慰道。

“大哥,泽溥说的甚有道理!建奴此次看似来势汹汹,可我觉着实际上没啥大不了的!论起对建州的熟知,大明还有比的过咱们的?这几年朝廷对建州的封禁下,他们还有多少东西拿出来嚯嚯?依我看,这回不过是洪太穷急了眼,这才遣了大军而来!我估摸着,建奴携带的粮草物资绝撑不过半年!大哥放心就是了,说不得到时候咱们抽摸准了还能捡着大便宜咧!”

第三百九十四章 发兵

“据数路探马回禀,明国存放粮草辎重之地业已探明,且明军防守兵力也是不多,这可真是天赐我大清的良机啊!现下咱们就议一议,由谁领军、派多少兵马前去拿下此地,不管谁去,都要全力拿下!只要得了明军的粮草辎重,那这回咱们大清大事可成啊!”

主位上的济尔哈朗满面红光地目视帐内众人开口笑道。

设在松山城西北十余里外的清军大营内,一众亲王贝勒贝子以及蒙八旗的王爷、孔友德等人齐聚中军大帐内,商讨下一步地作战方略。

“明军如此重要之地岂能轻易让探马探查的到?我总觉着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前番两白旗由一名白甲兵领着十人哨探明军粮道,半途之中居然为明军截杀!十人仅有一人逃回,那名白甲兵也是命丧当场!这就是说,明军于粮道防备甚严,这绝非祖大寿手下能干出来的!现其他数路探马俱是毫不费力便能侦知此等要地,其中莫不是有何圈套不成?”

济尔哈朗的话音刚一落,多尔衮便率先提出了质疑。

在与崔命运所部发生遭遇战时逃回来的一名清军,将所遇到的情形讲述了一遍,这让本来视明军如无物的多尔衮心中警惕起来。

从这一只小股明军的踪迹及配备的兵器上看,显然又是明国新军所属,这说明在松锦以南的堡城中,驻扎的都是明国的精锐新军。

辽西的传统明军绝不会在后方就派遣夜不收进行例行巡逻,并且他们也根本没有那种一触即发、威力巨大的短铳。

既然松锦以南住有不明数量的明廷新军,那为何济尔哈朗从东面派遣的探马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