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洪亨九以大学士之衔督师蓟辽,洪某人尚未有何动向,这突然又遣了两万精锐前来宁锦,朝廷莫不是要对我等下狠手不成?你我戍守辽西多年,多少亲眷子弟命丧于此,敢不成朝廷一点旧情不念?俺们花了恁多银两,事到关头,那几个重臣怎地一丝风声都没透露?”
正位上的祖大寿眉头微皱,语气中略带着烦躁。
祖大乐与祖大弼对视一眼后开口安慰道:“大哥切莫胡乱猜想,朝廷要是想对付咱们,还值当调派大兵?来一伙太监厂卫,手拿圣旨问罪,咱们还敢造反不成?俺在关内剿贼近两载,听闻皇上性子甚是宽容,没听说皇上和以前那样逮这个拿那个的。咱们辽西上下现下还能派上用场,皇上是明白事理之人,应当不至于翻脸!长伯,你说是吧?”
祖大乐和吴三桂曾经同在洪承畴手下听命过,他知道吴三桂交游广阔,了解的朝廷秘事比他要多,消息也格外灵通。虽然直觉告诉他,朝廷大军到来并非为了对付祖家,但在心里拿不准的情形下还是向吴三桂发问道。
眼见书房里众人的目光都看向自己,明白这次大军前来,可能与明春战事有关的吴三桂抱拳开口道:“三舅爷所说甚是有理,孩儿亦觉着朝廷此次派兵前来并非为我辽西之事,或许是为了征讨建虏、顺便立威警示我辽西不成?孩儿与洪督师帐下幕僚沈先生交好,要不孩儿前去打探一番?”
祖宽大咧咧的道:“大伯勿要多虑,咱们祖家又不是反贼,值当朝廷动用大兵?再说这几年咱们也听从朝廷调遣,派兵入关剿贼立下功勋,皇上阁老们都记着咱的好呢!万一朝廷要是降罪,俺就去找卢督帅求个人情,保准屁事没有!不过长伯既是人面熟,那就赶紧去打听打听,别吓得大伯晚上睡不着了!哈哈哈哈!”
祖大乐怒斥一声:“大宽,说话嘴上缺把门儿的是吧?再没大没小的,老子把你吊树上抽死你!”
祖宽嘿嘿笑着别过头去,祖大寿没功夫和这个混蛋侄子计较,而是连声吩咐道:“长伯,你携重金速去松山寻着沈先生打探一番,有事赶紧回来报知!”
第二百五十六章 会面
“长伯,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多礼?少傅实是多虑了,朝廷并无有疑于辽西上下。圣上有意促洪公于宁锦有所建树,故洪公与某商议之下,决意夺取义州,以消锦州卧榻之患,更安圣上忧边事之心。虑及宁锦官兵久缺战阵,临敌时恐乏战意,洪公才上奏朝廷,请朝廷遣勇卫营出关相助。洪公现正欲往锦州,与少傅商议宁锦官军观战一事,长伯还是回去禀报少傅,若无恙的话最好与洪公相见,以免有不利于少傅之风评传出!”
沈世玉瞥了一眼吴三桂带来的一个紫檀木打制的箱子,敞开的箱子里向外散发着淡淡地金光,里面放着五百两金子。
他所说的请宁锦官军观战只不过是一种官场的说辞而已,真实的含义自是要锦州出兵。不然的话,难道勇卫营这样的客军在与建虏交战,宁锦军就真的在一旁看着不成?
“沈公向来对三桂亲如子侄,些许心意还请沈公笑纳,三桂这就赶回锦州禀告舅父大人,以免锦州上下误判形势!沈公,三桂告辞!”
吴三桂抱拳施礼后出门带着亲兵匆匆上马离去,那箱金锭被他有意识的留在了沈世玉的房内。
既然知道这次朝廷大军的目标,那他就要赶紧回去劝祖大寿配合才好,要不可就真的坐实了锦州上下与建虏有勾连的传闻。真要如此的话,一旦事后朝廷拿此做文章,祖家除了坐以待毙以外,就只有反出大明这条路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