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的陕西布政使司可不是后世的陕西省那么点地方。陕西布政使司包括了现在的陕西、宁夏、甘肃三省地盘,陕西巡抚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了。
西安府所占的面积也比后世大出数倍,并且集中了陕西两成的人口。要是把整个西安府治理好,那对以后的府县屯田养民将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民政孙传庭已可以放手,他要做的就是北上配合洪承畴,合力剿灭陕北之贼,崇祯在给二人的信中明确指示,其余贼首皆可降,唯闯将李自成不可降,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只有一个肉体上被消灭的李自成,才是最好的李自成。
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划
秦良玉的川军坐镇汉中,扼守住了陕西之贼经栈道入川的重要关口,并且随时可以北上支援凤翔府。
现在驻扎在凤翔一带的是勇将曹文昭和他的侄子曹变蛟,两人带着三千人马与马进忠、混天王等数股流贼鏖战,目前双方也是僵持状态。主要是马进忠等人旗下马队居多,官军人数少,马队更是只有曹变蛟的五百。官军基本以防御为主,喜欢冒险的曹变蛟则是带马队寻机突袭。
孙传庭屯田取得的最大功效,便是极大的减轻了朝廷和陕北当地官府以及百姓的负担。
原本官军的饷银不说,单单官军消耗的粮食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朝廷时常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把南方通过漕运运到京城的粮食,再组织起数千人的运输队伍,赶车挑担运往陕西。
想到这个壮观的场景,崇祯也是挺佩服这帮朝臣的。
单凭这一点,你就不能把人家骂的狗血喷头,说的人家一无是处。
因为陕西连续数年干旱,大部分田地连年绝收,官军想从当地征粮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要是有粮老百姓还会造反吗?
所以自京城组织人员物资往陕西输送成了唯一的渠道。
每次一千或几千民夫运粮,这一路近两千里的距离,单单这些民夫的消耗要多少?因为他们是双份——去了还得回来。
这一切都得兵部、户部、顺天府的官吏经过详细的计算:官军人数,民夫人数,人均每日吃用多少粮食,战马驮马的草料需要多少,运到后能供给官军多少日消耗,还得打出一些折扣,比如翻车了,遇到洪水,掉入河中等等意外之事的发生。
别忘了这不是一次性能解决的问题,最近几年每年都要重复数次。在这个道路、运输工具极度落后的时代,这绝对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明史是满清写的,自然要把大明好的东西掩盖,把缺点无限放大。要是真如明史上说的,皇帝急躁多疑,朝臣只知私利,大明早完蛋了。
之所以崇祯还能坚持十七年,就是因为还是有很多默默无闻做着实事的官吏。虽然他们也会贪墨,也会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但大节上他们还真没有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