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去负责实际的事情,是个注重结果,不在意过程的人。
对于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阻力……刘琰这种人的看法普遍冷酷,该处理就处理,很是酷烈。
原因简单,刘琰要做的事情,肯定是他眼中认为很有必要、是符合实施需求、是正确的事情……一切存在的阻力,自然是错的。
对待错误的根源,自然要连根拔起,大刀阔斧的处理。
就因为这种性格,先帝将刘琰养在身边,以免刘琰做事时把别人撞得伤筋断骨,也把自己弄的遍体鳞伤。
可朝野形势变化多端,前后两次公卿大员发生变动。
朝中实在是没人了,只能把刘琰推上去,做一个廷尉卿。
廷尉卿只负责廷尉府内的审案……审案是府内掾属的职责,援引法律条例可以咨询治书御史。一切按着律法办事,刘琰也不是违法乱纪的人,廷尉府又没有主动抓人、立案、搞事情的权柄。
不管怎么看,廷尉府是被关在笼子里的,刘琰是被关在廷尉府里。
料想再有变故,也不会让刘琰的坏脾气把事情搞砸。
现在看来,廷尉府的公务的确很稳妥,没有妨碍政务运转;可刘琰的私事,却把一切都毁了。
廖立沉吟时抬手抚须,只觉得毁的好,毁的妙。
此刻唯有静静等候,看蒋琬怎么说,看丞相怎么处理。
反正自己已经给胡氏的狂乱行为定性,就看刘琰敢不敢顺着杆子往上爬,直接把胡氏打死。
胡氏也是有娘家人的,引发舆论焦点后,就突然死了……娘家人肯定要讨一个公道。
最起码,要洗清胡氏身上的冤屈,不然牵连家族后,胡氏子弟、女眷头都抬不起,自然不可能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