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页

恐怕过了今天后,四大部督不可能再同时出现在城里。

中军失控的迹象越发的明显,可偏偏触碰不得,投鼠忌器。

如同一个死结,解决北府之前,如果解决四大部督,会令先帝老臣寒心、中立的倒向北府,支持朝廷的会转为中立……解决四大部督,反而提升有限,会损耗朝廷的综合实力。

等解决了北府,四大部督也就没什么好忌讳了,收拾就收拾了……先帝旧臣,难道还敢为四大部督鸣不平、叫冤、造反不成?

先帝旧臣……岂不闻一朝天子一朝臣?

皇帝思索着,摇头哂笑转身离去,那里正在交割的权柄,似乎与他无关一样。

荆豫驰道,当阳县,长坂桥。

这里地势较高且绵长平缓,杜夫人在马车里静静等候。

长坂桥上,是一段段的行军队伍,中秋时节大军过境,尘土飞扬。

马谡驻马桥的一端,目光审视着一个个的南中百人队,思索南中兵与北府兵的结构差异。

南中兵是这两年丞相精心训练的强军,但结构上跟当下流行的北府兵不同。

北府兵每个营七百余人,甲兵只有不足五百;平均下来,每个百人队只有七十名甲兵。所以府兵的百人队装备配置一致,刀剑、斧头、矛戟、弓弩都是定数。

南中兵则不同,根据不同族群的体格、性格、风气,针对性的编训为特定的战队。有负责防守的刀盾甲兵,也有冲阵、游击的战队。

不同的编队,就有不同的装备……优点是很明显的,编队只携带使用的军械,日常训练也是这些军械为主,因此军械掌握的熟练度更高,战术单调也意味着战术训练十分的娴熟。

而北府呢,军械体系复杂,行军沉冗……对军吏、军士的要求太高了。

若不是当年吃掉于禁麾下七军,获得这三万魏国精锐中军……田信也不可能迅速编训出现在的府兵体系。

这样的精锐府兵补充困难,也亏这些年运气好,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