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严见田信默默思索不言语,也就静静等候田信的决断。
该说的已经说了,继续重复阐述只会引来田信的不满……这是个独断专行的人,最不喜欢的就是胁迫。
谆谆善诱,也是一种语言方面的胁迫。
田信先排除了李严的说法,江东士民的确有‘怨言’,也怨王连,不敢怨其他方面。
口出怨言,自然是有所诉求,或诉求得不到满足。
至于因为江东孤寡女子、降臣妾室被汉军重组为家庭……这是各国的根本大计,是当今默认、司空见惯的事情,不值得惊奇、愤慨。
张温、诸葛瑾都是做事有底线的人,不会像魏国河东郡守赵俨那样为了政绩,将假寡妇当做真寡妇搜集上来送到军里进行婚姻重组。
又没搜刮江东现存士人的妻女,这些人庆幸还来不及,怎可能针对此事发表不满言论?
所以,排除这些似是而非的干扰后,答案只有一个:身为江都尹的李严,因为职务便利,与江东方面的士人存在某种约定。
比如运粮,从长江下游往中游的江都运粮是真的辛苦,可在利润面前,这点辛苦又算的了什么?
须知,四五年前的江东是不缺粮食的,江东粮商出入江都,买卖宝石、粮食,购买军械、蜀锦、漆器等奢侈品……可是一条成熟的商贸运输线。
现在江东残存的江东士人,准备在这个江东粮商彻底消失的真空期里,重新扛起这杆大旗,将粮食贸易做起来。
他们不做,等今后册封到江东地区的汉室军功侯立稳根脚,这些军功侯自然会做这个生意。
到时候,这些残存的士人,是很难竞争的。
乘现在着手发展,积累优势,今后才有跟军功侯竞争、合作的底蕴。
而李严的酒场,先天与粮商、粮食贸易有密切交流。
江东如果崛起新的粮商,那急需朝中大佬庇护,李严距离当大佬还差那么半步,所以李严想一步步推动江东粮商发展,然后承上启下,成为自己与粮商群体之间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