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页

不管是蓝田关守将阎圃,还是琅琊王氏的王雄,多多少少要给自己一点面子。

买卖不成仁义在,最不济,也能全身而退……再不济,也能保住命。

他当面的百人将面色反复变化,还是垂头,向后退了几步,持矛、持戟的吏士纷纷端正矛戟,也往后退,让出盘山小道,这是一条铺设条石,很有年头的古老小道。

桓纂心中焦虑,也习惯了武人的服从,当即抬腿就往前走。

他的亲卫将左右审视,拿不定主意,也只能一挥手督促其他亲兵护着桓纂左右,一起沿着陈旧石阶小路往最里面的关城轻步疾驰。

跟在后面的几名亲兵不时回头观察,见百余守军调整队形,要结阵堵死小路,惊骇大呼:“桓公!有诈!”

桓纂扭头去看时,就见小路那边已有盾阵在中,矛戟站在两边,盾阵之后是弓弩手,已瞄向他。

“杀贼!”

百人将手中环首刀斜举振臂,怒喝一声,桓纂身边亲兵纷纷靠拢,簇拥桓纂继续沿着石阶狂奔,只要见到王雄、阎圃,就还有回转的余地。

王雄、阎圃出身高贵,是讲究人,不似军吏这般粗鄙、冲动、无谋。

王雄的确是个讲究人,站在关城门楼垂眉盯着即将登顶的桓纂,思索之余不由眨动眼皮。

作为同僚,自然清楚桓纂的家事。

桓纂的大兄桓阶已经病故,二兄桓彝在长沙隐居不仕,湘水之盟后长沙割给孙权,桓彝也就成了孙权治下的士人。襄樊战役前期,桓彝受征,效命于孙权,随后就是荆南变动、分立湘州一系列事情。

湘阴桓氏的根基,几乎被汉军、夷兵连根拔起。

桓纂自幼跟随桓阶入魏效力,桓阶交游广阔,跟孙坚也有很深的关系。偏偏……这个家族跟刘备一方没有关联,现在勉强算是穷途末路,垂死挣扎,已经没了退路。

王雄犹豫间,桓纂被架到关门前,仰头哀容:“元伯!元伯!万万不可一错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