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页

可供吴军躲避盛夏台风的大型水寨没几个,都是很好找的,战船就在那里,也藏不住。

孙权再有什么出格举动,也不管什么海船制造,自己先跑到江东,找大风天气一把火烧个痛快!

掀桌子的实力,得要亮出来,能掀孙权的桌子,自然也能掀翻别人的桌子。

田信与林罗珠几个讲述自己的规划,争取五年内制造一支可以运载两万人规模的海船,组成海师?……组成南洋伏波海军。

造船相关的事情,可以让林罗珠这批人分担各个环节的工作;自己主抓实验船体的模型制造,以及木料选择;林罗珠这些人有的留在船厂主抓监工,有的则是汉僮封邑的封君,负责向船厂提供合格木料。

海船制造是一个方面的事情,堪称刻不容缓。

此外还有三件事,即策立封君、施行汉僮制度,加速土民汉化、开化一事。

要做好这件事情,不能在地图上随便划线,田信准备走访各处,亲自划定疆界,以维持长远的均势。

也只有自己亲自奔波在各地,才能有效监督官吏,使之正常运转。

第二是组织工匠置办广州冶铁锻造工坊,与丹阳一样,就近制造工具,加速汉僮提升生产力。

汉僮部族生产力提升,生活质量上升,就是最好的广告,能加速开化。

当汉僮部族依赖工具改善生活,学习农耕的时候,那岭南开发就算是真正启动了。

岭南的原始森林,仿佛热带雨林的气候,都是农耕的不利条件。

农业陆续开发,森林后退,再加上一代代人改善土质,总能成为富饶之地。

第三就是组织水稻种植,这里能一年两熟;一样的农业人口,可以养活更多的手工业人口;手工业人口又能制造工具加速土民汉化,汉化的土民加入农耕……所有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其中工坊建立一定要明确任务,就是来制造工具,不是来生产军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