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国公主府后苑,这里除了一个蓄水池塘,余下几十亩土地是茂盛苜蓿。
白兔、青雀、小青驹悠闲漫步,凉亭里蔡昭姬抚琴独思,六岁多的小侄孙跟着田嫣等二十几个小女童在此追逐、玩耍。
关姬来时颇有场面,有佩剑玩伴女子,也有带着各种随用器皿的健妇。
稍稍见礼,关姬束袖端坐,看着远处玩耍的一众孩童,目光欣慰:“蔡大家,近来学业如何?”
“陈公嘱咐,只教授典故文字,以及琴艺。”
蔡昭姬也侧头去看,一群女童里只有孤伶伶两个男童,一个是小侄孙,一个是商侯世子关阿木,也是未来的宋公。
四岁的关阿木、小侄孙正一起采集苜蓿地里艰难生存的蒲公英花朵,这些金灿灿的小花朵被编在头环里。
望着关阿木,蔡昭姬不由感慨天命,从容讲述最近几天的讲学内容。
当年关阿木周岁时,恰好是麦城大捷之后,当时关羽给长孙的预定的名字是关樾。
当时田信在场以为樾字有金克木的嫌疑,颇为不妥,于是有了阿木这个象征健康的小名,预定的正式名字也成了关越。
三年前平淡无奇的小名阿木,三年后回头再看,就充满了传奇。
关姬微微颔首,询问:“今城中内外就陆长史采购煤团一事多有诽议,蔡大家如何看待此事?”
“公主殿下,陆长史系江东三杰,深受陈公信赖,引为肱骨柱石。妾身以为陆长史行举必有深意,非妾身能揣摩。殿下若不解,何不召陆长史询问明白?”
蔡昭姬说话时,眉目间隐隐有光彩闪过,颇为期待。
关姬沉眉思考此事,现在田信不在,护军廖立又调到湘关总督粮秣,南阳、邓国二郡的军务、民政就落在留守长史邓国相陆议、留守司马南阳郡守棘阳侯徐祚二人手里。
正经的行军长史彭羕又四处奔波采访北府功勋吏士,彭羕乐此不疲,旁人也不好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