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页

额外点出张温在北府体系发挥的重要监察、表率作用,典满又说:“蒋济、董昭贪鄙小人,皆通权变,非守节之士。俱占高位,魏之朝堂如何能安?”

这话让秦朗继续沉默,董昭、蒋济的名声始终不好,乱世时他们做事情是没问题的,手段灵活,往往能担负起身上的使命。

可位列中枢重臣,这个时候更需要的是表率能力,这恰恰是大魏朝官所欠缺的,或多或少有各种瑕疵。

而刘备这边,各类楷模人物不断涌现,相互砥砺,更显清厉。

除了马超、张飞有性格缺陷难做世人楷模外,余下许多人都可以视为学习榜样。

而马超、张飞的缺点,放到魏军、吴军之中,反而算不得缺点;也就是在汉军中,相互对比,才让这两个人的缺点无限放大。

如果汉朝廷恢复御史台,张温不做御史中丞,那就没人能坐稳。

张温担任御史中丞,实系众望所归;他不当,任何人只要还要脸,就不会去做。

短暂交流后,秦朗就走了。

跟典满已经没了共同话题,典满可以用田信节制女色来攻讦曹操当年的宛城之败,进而引申到父亲典韦。

因为女色,曹操将不该败的仗打成了败仗;也因为女色,不该死的典韦因此而死。

典韦尽忠而死,典满也有其他选择,没必要父死子继子子孙孙为曹家尽忠;典满还可以选择尽孝,不原谅曹操当年犯下的错误,拒绝为曹丕效力。

典满有改投阵营的正当理由,且孤家寡人无所牵挂,说来就来……可秦朗呢?

母亲杜氏是夹在曹操、吕布、关羽之间的话题人物,妹妹是曹操的女儿,亲生父亲秦宜禄又被张飞杀死。

谁都可以背魏,秦朗不能背;谁都可以投汉,秦朗不能投。

大厦将倾,母亲、妻儿都在魏国,秦朗渐渐能清晰感受到曹彰破家时的绝望,也能感受到曹植在青徐的苦苦挣扎,就连曹丕的癫狂行为也多了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