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是宝贵的财富,人力是原始的生产力;机器是相对高级、优秀的生产力,乱世以来多垄断在豪强、寒门之家。
普通百姓生活不容易,哪里敢奢望织机?
士族再落魄也能东山再起,就在于知道机器的意义,再穷的士族家庭也会置办织机,升华劳动力。
这个道理田信肯定明白,关姬也明白,却毫不犹豫做了,让麦城的汉夷百姓受益长远。
有好就有坏,坏的是周围豪强的产业,他们无法用布帛换取原材料,也无法用布帛来放高利贷。
而且荆南的百姓可能也会跟着麦城受益,让豪强最常见、最有效的盘剥方式失效。
现在施行的是户调,调布帛为租税;官吏督促的急一些,百姓只能用丝麻原料换取豪强、商人手里的成品,用成品来缴纳税租;又或者赊欠,变成高利贷,利滚利还不上,沦为部曲。
关姬做出的努力不显山不漏水,却极大的助长了田信的影响力。
或许此刻田信振臂一呼,麦城一万七千户汉夷百姓能聚集两万军队。
田信又与工匠同檐而居,食则同桌,一起研究工匠技艺。
麦城紧邻江陵,不管折扇、绢伞、织机售卖都能为麦城带来财富;现在田信还恢复造纸,等纸张技艺提升,纸张大行于世时,又能带来丰厚的收益。
不需要去动什么歪脑筋,田信的影响力、财富会相辅相成越聚越多,或许富可敌国不在话下。
几乎无法复制,也无法用正常手段打断田信的这种经济扩张步伐,或许这是一种比当今豪强、世族庄园经济更强大的经济体系。
陈震有些想不明白,但能感受到麦城的生产潜力,也能感受到麦城军民的生产热情。
不需要田信发明什么,只需要提供一个相对优渥的环境,麦城的工匠、百姓自能依靠江陵迅速积累起财富优势、技术优势。
杜绝豪强赚取中间差价即可,豪强不乐意,打得过田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