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页

戴举上位前后,针对宋国军制,是有改变的。

其中就包括“将军”这个称呼,列国之中,宋国是头一个把“将军”泛滥化的。

原本“将军”是全国军队的总指挥,甚至在政治上,还有国相的一部分职能,但是戴举上台前后,整个宋国被分成了三个片区,设“左中右”三个将军。

左将军主管丹水东北,右将军主管睢水西南,中将军主管都邑郡县。

三个将军,一年工资大概在两千五百石左右,不算福利津贴还有分红。

之所以说有分红,是因为三个将军,都有“虚封”食邑。

原先贵族都是直接拿封邑,然后回去自己经营,过年之前缴纳一笔粮食,第二年税赋季的时候,再缴纳税赋。

但是现在不一样,宋国搞了一个“虚封”出来,那么当左将军戴挺主持丹水防务的时候,其封邑明面上是在商丘附近。

不过,戴挺并非是商丘附近那块食邑的封建主,他不存在任何义务,只是从那块食邑中,拿到食邑提供的“食”。

产多少算多少,三百户人家,养活一个左将军,绰绰有余。

而这一份分红,在左将军戴挺卸任或者转岗之后,就是没有的。

因为,此时的三个将军称呼,更多的还是荣誉,代表自己能够从国君的地盘上,吃到福利。

老阴逼戴举这一系列操作,跟军事改革完全没有关系,他分析的从来都只是人心,着眼处,都是人心和利益的交换、算计。

只是误打误撞,让宋军动员的能力提高了不少,因为可以抽丁的范围更大,军队主管领导的战斗意志也相对较高。

给老阴逼戴举一点时间,五到十年,不敢说跟吴国硬碰硬,但打个阵地战也是不怂的。

至于齐国,这种老派军队,就不可能是宋军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