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还是那句话,曾夫子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很看重。
他尽可能地让随侯平稳退位,传位给哪个公子都不重要,只要这个公子听话、识时务、认得清现实,那就一切都是没问题的。
如此一来,也不枉君臣一场,他曾善至仁至义,随侯也能有个好下场,死后去黄泉,也不是什么末代国君,至于将来忌日的时候,后世子孙也不至于说跟别的亡国之君一样,坟头连冷猪肉都没有一块。
在汉子国,这种问题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不过什么事情都是需要时间来承载,然而明明是一把年纪的曾夫子自己等得起,他就怕李解等不起。
万一暴躁汉子抄起斧子说要“除恶务尽”,然后扬言要把楚国余孽全部干死,那他上哪儿说理去?
随国上下,谁能阻拦李解?最多就是随国公主有点希望。
但淮中城缺公主吗?
淮中城最不缺的,就是公主!
所以曾善能够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至于能得到什么结果,他是管不了那许多的。
拉来妘豹、蔡夕、斗尊等人,也就是取取经,然后让他们帮忙分析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是自己可以使上劲的。
只是老夫子没想到,自己直言不讳,却是难住了这几人。
蔡夕其实很好说话,他的为官之道,又或者说是生存之道,就是“唯上”,内心世界和实际行动,都是高度统一。
“唯上”为核心,具体操作,就是“法度”,不过具体到“法度”,以前为平舆司寇,他是用自己创造的法律条文,去约束管理自己的治下。
而现在,则是自己学习、适应了淮中城的法律法规之后,再化用到蔡国国内。
整个过程,简直可以说是丝滑。
旁人见了,只会骂他是一条舔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