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造奏本,还要堂而皇之拿到内阁去找麻烦,一旦奏本被人揭穿是伪造的,就算是尚书也要被问罪。
虽然现在只能仰仗刘瑾的庇护,而曹元和刘玑可不像张彩那么“艺高人胆大”,心里还是有畏惧的。
张彩说完,露出请示之色,行礼道:“请公公示下。”
刘瑾颔首:“嗯,这主意很好,咱家觉得没什么可挑剔的,当务之急是尽快落实,既然咱家已对陛下呈奏,那奏本就不能耽搁,不如先在这里拟好,由几位尚书拿回去,派人送通政司……”
曹元和刘玑听了更是发愁,现在不但要被强迫伪造奏本,甚至还要被监督做事,哪里还有信任可言?
刘瑾再看着张彩,道:“至于如何写奏本,全看张尚书你了!”
第一九〇九章 时间差
张彩伪造的地方奏本,所有细节都考虑到了,看上去像模像样,仿佛宣府地方真的发生了民乱。
先是伪造宣府巡抚杨武的呈奏,随即是大同和宣府两地御史的呈奏,一套流程走下来,张彩颇有成就感,将亲手拟定的几份奏本拿给刘瑾品阅。
刘瑾看过后,连连点头:“好,好!写得好!赶紧誊抄几份,交通政使司衙门,呈奏内阁,看内阁那边如何应付!”
“哦对了,这件事勿要告知焦中堂,他品性太过耿直,若不小心走露风声,咱家可不知如何收场。”
张彩笑道:“公公请放心,这件事由您牵头,谁敢泄露半句?”
“嗯。”刘瑾对于张彩这种隐晦的拍马屁方式很满意,一时间有种天下大势尽在掌控之中的快感。
随即张彩、曹元和刘玑带着伪造的地方奏本,夹杂各部的奏章一起交到通政使司,然后呈递内阁。
天黑前,奏本递了上去,因涉及地方民变,虽然内阁明知有很大的可能会被刘瑾压下去,但还是马上做出票拟,内阁几个大学士根本就没想过这件事跟刘瑾有关。
谢迁不在,焦芳基本掌控局面,他在这件事上只是做了顺理成章的决定,没有偏向刘瑾,也没有帮谢迁,更没有怀疑奏本的真实性,只是按照奏本所提内容拟定票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