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页

杨聪这家伙,着实太可怕了,要不是人家自己犯糊涂,把广西那些贪官污吏的脏银侵吞了用来鼓励开荒,他恐怕根本就没办法阻止这家伙上窜的势头。

这一下,他貌似又要借编书来讨得嘉靖的欢心,从而重新加入官场的争斗了。

这可如何是好啊!

严嵩不由偷偷瞟向嘉靖,他很希望嘉靖这糊涂蛋能记住杨聪当初犯下的“大错”,拒绝其重入官场掌权的请求。

嘉靖这会儿心情正好呢,一套鸿篇巨著就要在他的手底下诞生了,他也将随之名传千古,这大好事就在眼前,他哪里还记得杨聪犯过什么错误。

他想也不想,便毫不犹豫的道:“什么事,说来听听。”

杨聪又洋洋洒洒的道:“朱子有云,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微臣觉得很有道理,格物则应穷其理,所以,微臣想开办学院,教授匠户、军户、农户子弟,使其精通格物而穷其理,从而形成一股格物致知之理的新风,让《格物致知之理》一书影响更为深远。”

这是好事啊!

嘉靖当然希望《格物致知之理》能在广大学子中传播开来,这样他的名气就会随着《格物致知之理》一书的传播变得更广为后人传颂了,如果《格物致知之理》一书编成之后便束之高阁,那又能有多少影响力。

他不由点头道:“嗯,很好,你准备将学院建在哪里,需要征调多少京城劳役?”

关于钱的问题,他就懒得问了,人家杨聪有的是钱,建一所学院而已,人家肯定不在乎这点钱。

杨聪依旧郑重的道:“微臣觉得京城西边的玉渊潭风景秀丽,正是建学院的好地方,不知皇上可否将玉渊潭极其附近的山地划拨给微臣。至于劳力,微臣可以自己想办法,就不麻烦顺天府了。”

玉渊潭的确是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金辽时期就曾经是皇家花园所在,不过宋朝的时候,京城并不在顺天,那里就开始荒废了,而大明永乐年间迁都顺天之后皇家花园又设在京城南面的南海子,所以,那里一直荒着,并没有被皇家所启用。

一片荒地而已,有什么要紧的,再说了,这年头可是鼓励办学,鼓励兴建学院的,很多朝臣致仕以后都会拿出毕生积蓄来创办学院,很多人也因此被后人所传颂。

这种好事自然要全力支持,嘉靖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好,朕就将玉渊潭极其方圆一里范围内划给你,用以修建学院,对了,这学院叫什么名字啊?”

杨聪假假意思思索道:“既然是推广格物致知之理,不如就叫物理学院吧,皇上觉得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