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页

虽说这会儿东瀛的生意和葡萄牙人的生意都很赚钱,一年下来他赚个千把万两都不成问题,但是,这摊子大了,要用钱的地方也多啊,他手底下可不光养着数万明军将士,那只是表面上的,私底下他还得养很多人呢。

比如,杨家管事和掌柜极其手底下的雇工,随着海上生意的展开,杨家雇佣的人也在不断增多,这些人也得开工钱,人家毕竟不可能给你白干活不是。

又比如,货物在陆上的运输费用,他虽然是让俞大猷、汤克宽甚至是戚景通私底下调集手下屯卫精锐以运送军需物资的名义在运货,但也得给人家开额外的工钱啊。

要知道,他这等于是在把屯卫精锐当苦力用呢!

他的确有权命令这些屯卫精锐干活,但也得人家乐意啊,要人家不乐意了,撂挑子不干了,甚至跑去金陵甚或京城告状,那可就麻烦了。

所以,这些运送货物的屯卫精锐也得开工钱,而且还不能给少了,必须得让人家尝到甜头,这样人家才会心甘情愿的给你当苦力。

这些钱看似不多,但是,累积起来就比较的恐怖了,一年下来,他各项花销加起来少说也有个四五百万两,而且这些花销还在日渐增长。

这个时候,他就要考虑这个冤大头值不值得当的问题了,他冒着杀头的风险去开拓海上贸易,最终下来,一年也就能捞个百多万两,比盐引的生意还不如,到底值不值呢?

他猛然间发现,这已经不是值不值的问题了,这样搞下去,迟早会出事的,因为几万大军的粮饷已经超过他杨家盐引所得了,这些钱,从哪里来的?

这个问题,他暂时还瞒的住,一旦他意外落职,又或者离开东南去别处任职,这事情,怎么瞒的住?

他给杨家的雇员甚至是给杨家运送货物的屯卫精锐开再多的工钱那都没有问题,因为那些都是他自家的私事,出了多少钱,外人是很难知道的。

但是,他养这么多军队却不行,因为这是朝廷的事,迟早会要落到朝廷头上去的,一旦他不当这个东南总督了,谁还有钱养得起这数万大军,如果到时候朝廷养不起了,又要杨家来出这钱,夏言、严嵩,甚至是嘉靖都会反应过来,这里面有问题啊!

杨家的盐引份额一年最多也就能赚个两百万两,三百余万两的粮饷,哪里来的?

所以,这会儿他不但不能疯狂征兵,还必须想办法尽量精简现有的军队,精简到杨家盐引生意能轻轻松松养得起的数量,这样,朝廷就不会怀疑了。

那么,到底精简到多少合适呢?

他大致估算了一下,心里面就有底了,如果以杨家的盐引份额,供应三万大军的粮饷是最为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