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制!
这就是我志愿军在冲锋时候的看家法宝,三个人成一个三角,无论是进攻还是撤退,都是以这个三角为基础,互相之间,相互掩护,相互配合。
而在多人进攻中,这个三三制能起到的作用更是大的厉害。因为在进攻的时候,人数越多,那三角就越多,三角越多,因为站位和间距的关系,那就会形成覆盖面很大的一个冲击,看上去人很多,好像山呼海啸一般。
又因为互相配合,当有的位置的战士被击中倒下,那么后面的战士就会顺势补位,这就形成了一个对防守一方非常有震撼力的感觉。
冲锋如潮水,人山人海一般!
在抗美援朝以前,欧美国家对我军的这种战术是不知道的,不明白的,等到真正的交上手,他们才感觉到了志愿军的厉害,而他们就把这种冲锋战术,成为了人海战术。
人海战术,听这个名字,那就可以想象到,这个战术是怎么回事了,于是,那就有人开始进行了联想。
志愿军打败联合国军,靠的就是人多!
志愿军打败联合国军,是用鲜血堆出来的!
志愿军打联合国军,阵亡数字超乎想象!
说的简单点儿,就是志愿军牺牲的人数太多了,他们的胜利是有水分的,后来干脆都不说志愿军胜利了……
哎对,我都不让你胜利,你能把我怎么着啊?
虽然,在英国剑桥大学编撰的朝鲜战争史上,人海战术的解释并不是用人去填,可是西方的宣传口,人家就是这么宣传的。
因为啥?就是因为美帝是这么宣传的,战争结束之后,他们就是宣传自己打死了40万的志愿军!
这牛逼吹的简直是让人无法直视,总共才有不到80万的志愿军去朝鲜,这里面包括后勤和支前民夫,而且这个数字还是多年积累下来的,你一下子光打死,就打死了40万的志愿军,这还不算受伤的,失踪的,大家都知道,伤亡数字里,“伤”一般都是大于“亡”的。
也就是说,要真的是这个数字,那不到80万的志愿军,至少人人带伤,而且还死了有一半,那这场战争的结果,怎么可能是维持着38线那条国界呢?你们老美至少也能把那条线画到了鸭绿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