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3页

张公馆是一号,虞公馆是十八号。

拜访虞洽卿,是方不为决定来上海之前,就计划好的步骤。

年前在南洋的时候,于二君和胡文虎,就分别给虞洽卿发过电报,提说过年后就会派亲信,到上海成立医药公司的事情。

到了重庆后,这两位又亲自给虞洽卿打过电话,前后两次,虞洽卿均答应,必定会全力帮趁。

陈浩秋没料错,要在上海做生意,还是大生意,只走日本人的门路,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

但他也没料到,这个齐希声一找门路,找的竟是最顶级的那一种。

虞洽卿的头衔非常多。

全国工商协会会长,上海商会总会长,上海难民总会会长,公共租界工部局华董……

外号更是一大堆:船王,财神,慈善大王……

他还是江浙财团的领袖,委员长的钱袋子。

没有他,委员长早被早期的胡汉民,孙科,后期的汪精卫、何应钦之流给干下去了。

哪有什么一次二次下野,但没过多久就复起的典故?

除了这些,他还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创办人,委员长还名不见经传的时候,就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做股票经济人,为革命党筹措经费。

从这一点来讲,虞洽卿算得上中国证券业的鼻祖。

不管是哪一种,无一不表明,虞洽卿是上海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从公共租界董事局,专门将租界内最为繁华的一条街道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