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问题?”李思明问道。

“我发现你对这里的方言很熟悉,据我所知,你从未来过这里。而且我听说几年前你在好莱坞时,曾用过这里的方言发表过演讲。”陈诚满脸疑问。

李思明乐了,他忽然想起当年美国的电视台,为了“翻译”自己的“中文”,一阵手忙脚乱。

“我懂四国外语,我是北京人,这个北京话当然是不再话下,东北话、广东话不必说,上海话我也懂一点,如果再加一门中国方言,不行吗?”李思明反问道。

“可这里的方言并不是那么常见的。”陈诚道。

“那才显得我有水平嘛!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李思明哈哈大笑。

“那就没我懂得多,这些年为了基金会我走南闯北,哪里的方言我不会一二?”陈诚道,“所以我才算得上得‘道’之人!”

两人一路开着玩笑,不久就到了新建的那所中学。这是个有初中部和高中部完整的中学,新建的七层教学楼十分气派,还有专门的实验楼。各种先进而又昂贵的教学仪器都一个不少,还成了当地第一所增设了计算机科目的学校——这是微星半导体跟联想公司共同资助的项目,微星半导体公司提供免费的486微处理器,联想公司负责整机制造,只收基金会比成本价稍高的费用。

建设这所中学,基金会花了二千万元,这在一个财政收入稀少的贫困农业县是个大手笔,自然受到校方的欢迎和尊敬。校长还埋怨李思明等人上午为什么不先到这所中学来。

李思明是有私心的,因为这所中学也是他的母校,教学质量在当地一直名列前茅,他当然也希望陈东将来能有一个比他李思明本人更好的学习环境。

他在这里有过许多青春的美好的记忆。校外的那条清澈的小河依然潺潺地流淌着,夏天从山里流淌下的河水清凉无比。校门口那棵巨大的梧桐树,此时还没有那么粗壮,青春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了,李思明只能通过故地重游,来一点点地找回过去的日子。在这里,李思明感觉自己的心已经老了。

参观了校舍,慰问了师生,检查了一下受资助的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花了一个小时跟全体老师们探讨了一下学校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殷切的希望之后,李思明等人离开了。本来校方准备搞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李思明拒绝了,已经正式开学了,李思明不想耽误教学工作。而李思明的音容笑貌却永远地留在广大师生的眼里。

一行人回到安徽省城合肥,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所有基金会工作人员召开大学,与会的还有从全国各处赶来的知青会员,包括现在成了大忙人的北京老板钱大海,他也是基金会创始人之一,十分热心于基金会的工作,有些人李思明还是第一次认识。小刀也从深圳赶来,他是来列席会议,从陈诚处取点经。

会议开的很热烈,人人建言献策,总结了过去几年来的经验教训,并对当前的工作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还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了希望。这次会议也吸引了当地的媒体的追踪采访,也是通过这一次会议,外界才知道,李思明早就在做许多慈善活动。

有些人说的永远比做的多,更可恨的是那些表面上一副圣人或者正人君子的模样,背地里却是做着违法乱纪的事情。李思明不一样,他通常很低调,做的好永远要比说的好要可贵的多。

“知青基金会从1983年夏天诞生以来,从过了十多年,这十年来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这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改进的过程。做慈善事业光有一颗善良的心是不够的,我们在这差不多十一年的过程中在不断地摸索,终于建立了一个制度和程序比较健全的民间慈善组织,也帮助了1000多位知青朋友及他们的家庭,有许多人反过来给我们捐款,这让我们很感动,也让我觉得慈善事业是大有可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