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了吗?李思明的钱多的花不出去了,正找撒钱的地方呢?还不快去捡呐!”走在中关村的大街上,大大小小的老板们见面都这么打招呼。
一时间众多的大小老板们,以及更多有意踏入商海的未来创业家们蜂拥而至,尤其是中关村人。李思明的钱很多,但是他决不会乱花钱,他宁愿将钱捐给生活困难者,也不会向一个只知道破坏竞争规则的人。
中关村的生物圈是一群有着发财欲望和强烈进取心之人的群居而成的,这个复杂的群落中,有野心家,有实干家,有梦想家,也有狂妄家。他们起初都是从技术应用而生存发展的,既然是应用,那么就存在着模仿剽窃,加上自己的挖空心思和某些昙花一现的创造性。他们信仰自由竞争主义,一方面希望政府管的越少越好,另一方面却依赖政府的袒护和资助,一方面他们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制度和环境,一方面他们本身又试图破坏这种制度和环境,甚至不乏胆大妄为以身试法之辈。
这当中有着狂热冒险精神和对技术至上主义持迷信态度的人,有的人在一次次教训中成长,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更多的人永远只能是局限类似于农村供销社的模式。有的人目光短浅只知道眼前的利益,而有的人却是有着远大理想,并为此孜孜不倦地努力着。最初他们是在国家政策的夹缝中艰难生长,但是当国家政策放开之时,他们中大部分人却仍然固步自封,大多数没有走上自主创新之路,陶醉于当个小老板小富即安的状态。甚至有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产品到底符不符合市场需要,他们呆在一间小屋子埋头做着自以为是的“先进技术”,根本就没考虑有没有实现价值的机会。也有人手中有技术,却不知道如何去开拓市场。
“商业计划,我需要一个商业计划!”李思明对着不请自来的创业家们说道。
“什么是商业计划?”小白满脸不解。
“商业计划,首先,就是你的技术方案要可实现性,你千万别跟我说你筹五十万块钱造一艘航空母舰!那玩意不是你能干的,更不要说你要发明一种能将水变成汽油的技术,那是伪科学。第二,你要有一个管理团队,如何进行日常管理,资金如何使用等等。你千万别总经理、会计、推销员兼接线员,一个人挑!我承认你很聪明,可是你真的不是老黄牛,更不是全能型人才。第三,你的技术方案最终的结果有没有市场,这个市场将会有多大,如何开拓,你得让我知道这些内容,我才可能投钱。你也千万不要说你要生产一种能让人加速变老的药,那玩意没人敢碰的。还有一点,我能得到什么回报,我们创投公司可不是银行提款机!”李思明耐心地说道。
“噢!”蛙声一片地回应着,似懂非懂。
李思明有些丧气,前几天有个自称是大学教授的人跑来跟自己说,他发明了一种能将水变成汽油的技术,急需100万元资金,李思明当场就将此人像狗一样打出去,并发誓见他一次就打一次,吓得这位“大学教授”屁滚尿流落荒而逃。
“妈的,都当我是凯子啊?”李思明不禁骂道。
李思明错了,因为凯子的钱本来就好赚嘛,人人都知道这个常识,总有人想浑水摸鱼。不过这些人都不知道,李思明可是火眼金睛,李思明不骗别人的钱,这天下本就已经太平了许多,想骗他的钱,那纯粹是来找打的。
这个所谓“风险投资”在国内还是过于新鲜,李思明有些超前了。于是微科创投的总经理陈仕豪开始受命对那些创业者们进行“洗脑”,大力宣传概念性的东西,让创业家和那些准备创业的梦想家们了解什么才是风险投资,如何进行创业,这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到处撒钱,更不是慈善活动。
“李先生,我的建议是我们在国内暂不要太急着投,先做好调研和准备工作,我们手头的资金,不妨先在美国试试?”陈仕豪建议道。
这位陈仕豪曾在美国风投业有超过十五年的从业经验,对美国风投业极为熟悉。同时,他是李思明的崇拜者之一,铁杆影迷,正是因为如此,李思明通过别人介绍联系到他时,他很爽快地答应了。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先在美国找项目?”李思明问道。
“对,正如你当年入股微软公司一样!”陈仕豪道,“我还专门做过一个关于您的投资故事的研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