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6年起,微星公司就从美国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购买节目的时候,其中包括了一部分nba的内容。当时中央电视台《世界体育》节目的播出时间是50分钟,播nba比赛就占了大概40多分钟。这不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播出nba,但是比较系统的nba比赛还是从这一年起。

播出了40分钟的比赛,却是前一年,84-85赛季的nba总决赛,洛杉矶湖人对波士顿凯尔特人的第六场比赛,当时没有人知道nba的背景和资料,更别说一些场外的花絮故事了。

曾智主动请缨,这个家伙在美国时没事就爱看体育比赛,除了美式足球就要数nba了。要数nba,在当时恐怕没有一个中国人比曾智了解了,所以他当仁不让地成了nba的中文解说员。曾智费了很大力气,把那些龙腾虎跃的球员的名字记住,有“魔术师”约翰逊,有“眼镜蛇”詹姆斯·沃西,有“大鸟”拉里·伯德,这些球员后来成为了中国球迷耳熟能详的英雄。

曾智在解说nba碰到的问题很多,因为他必须要说清楚nba到底怎么分区,什么赛制,有多少支球队;还要让人知道那些球队的英文名字应该怎么正确的翻译成中文,没有统一的说法。比如说,有人说是印第安那留马队,也有人说是印第安那步行者队。但是曾智因此成了nba在中国的奠基人,许多翻译名都沿用了他的翻译名。

所以大多数中国人在第一次看nba时,会听到曾某人夸张的惊呼,和让人忍俊不禁地感叹声:时而带着纯正的英文,时而是东北式的顺口溜,时而是上海小市民的调侃,有时还带着广东话中的俚语,有时候欣赏解说人的风采远比比赛本身更人感兴趣。李思明在第一次看过曾智的解说之后,不得不表示佩服,跟他印象中的一本正经的沉闷的解说完全相反,听曾智的解说,决不会乏味。只是由于是录像带,没人知道解说人是何许人也。这是爱风光招摇的曾智曾耿耿于怀,直到后来的某一天。

但是曾智属于那种“三日鲜”的人物,客串了几回比赛解说人之后,他就拉倒不干了,将录像带往电视台一放就完事了。

而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看到nba篮球赛的画面时就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我的天!这美国篮球怎么都打成这样了?这还是篮球么?球员在空中飞行,激情四射的大力扣篮,赏心悦目的空中接力,出神入化的表演。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微星公司花钱从美国引进这个节目,是有自己的意图的,起初是深圳电视台播放,当然是插上微星公司的广告,所以当人们看到微星公司的广告的时候,就知道有nba节目可看,连忙搬个小板凳过来,等着观看。在某种意义上说,微星公司的广告就代表着nba节目。后来曾智又将节目送到了北京中央电视台,当然是免费赠送,条件是插上一段微星公司香江牌彩电的广告,皆大欢喜。曾智改变了历史,换句话说也是李思明改变了历史,不过李思明不知道的是,没有他们,nba在原本的历史上,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在中央电视台有系统地播出。

大卫·斯特恩这一香港之行,并没有见到曾智,因为此人正忙着度蜜月呢。但是斯特恩似乎知道李思明也是微星公司的重要负责人,他强烈希望见一下李思明。

李思明对于美国人来说,也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李思明的名字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娱乐新闻评论上,而他连续多届在奥斯卡上的表演,让美国人记住了这张中国人的脸。斯特恩对此行抱着很大希望,李思明是在香港集团总部见他的。

“李先生,很高兴见到您!”斯特恩一见到李思明就表示出极大的热情,并且一再的恭维着李思明在美国好莱坞的辉煌。

“通常情况下我是不愿意见您的!”李思明却说道。

“为什么?”无比热情的斯特恩被李思明这话浇得透心凉。

“别误会!”李思明笑着道,“因为听说您要见我,我还以为美国有人要指控我呢!”

“不,您说笑了,我不当律师已经好几年了。”斯特恩恍然大悟,他在成为nba总裁前是律师。李思明爱开玩笑,看来是名不虚传啊。

“不知道斯特恩先生,远道而来,不知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地方吗?”李思明打量着这位美国nba的掌门人,他很清楚这位美国人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