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你说的很有道理,这也是我决心想拍这部电影的原因。”谢导说道,“不过,你的观点有些极端了点吧?”
“谢导,我知道您的意思。”李思明笑了笑,“这就涉及的电影的作用问题。思想性与艺术性,是需要一个故事去支撑的,而观众的口味是在变的,如果我们导演和编剧不去变,观众总有一天会抛弃我们的。在国外,电影公司只愿意去影迷爱看的,如果某个题材被证明是失败的,就没有人会去拍,他们重视的是娱乐性,有娱乐性才会有票房的保证,这是他们才关心的。在这娱乐性中,其实也隐含着西方人的价值观。”
“可是国内不同!”谢导有些激动。
“当然。”李思明笑着道,“国内的制片厂我不太清楚,可是我猜你们每年年初一定是计划要拍多少多少部电影,如果有钱就多拍点,没钱就少拍点,这叫计划。至于有没有票房收入,导演也不用去管,制片厂也不管,只要没有政治思想问题能完成任务就行,我说的对吧?至于当中有没有资金的浪费,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水准高的电影每年就那么几部。”
谢导哑口无言。
“我的几部电影在国内万人空巷,我很满意。香港银都机构赚了不少钱,如果我是一个外国人,根本就不可能获准在国内上映。这叫市场。78年以来,国内每引进一部外国电影和电视剧,都会在国内引发热潮,我想这一点应该让所有的艺术家们包括文化部门警觉。我们不寻求自身的改变,将来是没有出路的。”李思明深有感触,“我的那几部电影是拍给美国人看的,如果有更多的美国电影在国内上映,早晚有一天会占领国内各影院,因为他们已经培养了观众,让观众习惯于看美国电影,如果上纲上线的话,就是另一种侵略!”
“我承认你说的很有道理,可是这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有经济意识,那说的是经济界的,现在有的在国营企业搞承包试点吧?咱们知识分子和艺术界的,要是讲这个,恐怕不太好。”谢导道。
“可是演员们已经先走一步了。”李思明道,“咱们国内有好几位年轻演员,不是去了美国?大家都知道,我在美国还见过,虽然境况不佳,但是赚美金,看上去也高国内同胞一筹?”
“这不是我们考虑的事情。”谢导表情很洒脱,反问道,“你为什么不拍电影?拍了之后打回美国去不就行了吗?”
“可我的志不在此,科技才是我应该做的。”李思明解释道。
“小李,要说你在电影上的才华,没人不称赞的,你不继续拍电影,那是太可惜了。”谢导对这位总是面带自信的微笑的年轻人很感兴趣,见李思明改行,真是恨铁不成钢,苦口婆心地劝导着。
李思明郁闷啊,遇到了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真是后悔啊,可是还得作洗耳恭听状。
老赵对李思明的过去挺了解的,自从战场归来之后,李思明在报纸上出现过几次,但是老赵是个有心人,很有心地了解李思明的过去。当有人痛骂李思明这个大学教授不务正业的时候,老赵知道李思明甘愿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本身就是何其的伟大和不可思议,对那些言语不屑一顾。他的内心里,却为李思明鸣不平,因为李思明不可能跳出来为自己离开大学解释,他所做的都是国家军事秘密。
当李思明在深圳和中央首长握手的时候,老赵却又一次吃惊了,李思明改行的速度太快了,而且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职业,他对李思明是佩服的不得了——李思明不是天才,就是疯了。
这位老赵,一个劲地为李思明开脱,这让谢导挺不解。
“小赵,你这个人怎么回事,一个劲地跟我唱反调!”在谢导面前,老赵也是小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