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李思明的新闻价值可不是一般的大,怀尔德暗想如果将李思明的个人经历来一个专访,收视率一定不错,至少老板一定会主动为自己加薪。
李思明有些目瞪口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只要他在公众面前露面,他的过去历史总有一天会曝光,这是真理。
“当然有联系。我和我的老板不仅是雇佣关系,而且是朋友。我们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目标。曾先生想从事科技事业,而这是我的专业,他喜欢电影,我也喜欢,所以我们就来到好莱坞。”
“那您拿多少片酬?”有人置疑道。
“当然是他满意的。”曾智接过话题,“虽然他是我的雇员,他也是我的朋友,我绝对信任他,我会让他放手去寻找剧本和演员,拍他想拍的,投资不上限,亏了我担着。”
曾智的话让李思明听上去感觉曾智就是一个乐善好施的“大善人”,自己是个空有才智却走投无路的穷小子。
“那是否说明,有一天你会离开好莱坞?”《时代》周刊的记者杰克·尼克尔森好不容易插上一句,今天早新闻的风光被洛杉矶电台的怀尔德占尽了先机,让他耿耿于怀。
“是的,不过我希望你们一定不要舍不得我!”李思明开玩笑道。这让大家都笑了。
“那你计划什么时候离开?”有记者问道。
“该离开的时候离开。”李思明用外交词汇搪塞道。
“能否谈谈一下你个人的经历吗?比如家庭?”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媒体对李思明的过去也只是道听途说,没人能够深入中国去采访。
“跟大家一样,我也父母生养的。并且,我郑重地宣布,我已经有老婆了,美国的美女们,就不要想着我了。”李思明开玩笑道。这让众人哄堂大笑。
这种玩笑平常中国人是不会开的,而李思明却不同。这就给美国人了一种错觉,中国人都是像李思明那样的:勤奋、聪明、幽默。总之形象很高大、很完美。李思明用他的表现,让美国人对中国这个目前还很神秘的共产党国家,日益感到兴趣,随着李思明在电影以及后来他在科技事业上的成功,如果再要美国人评价一下中国人的话,美国人往往在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思明。
等中美之间交流日益频繁的时候,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才发现,中国人不是都像李思明那样爱开玩笑,“国际玩笑”是不能随便开的,弄得不好会付出代价的。
第八十四章 主旋律
吃过午饭,李思明和曾智一起到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