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福特继任,福特在他只有895天的总统生涯中,曾两次遇刺都没有受伤,1980年当选的前好莱坞明星里根总统也遭枪击。

政界看起来是个充斥着枪林弹雨的地方,明面上的攻击和背地里的黑暗,让人防不胜防,剧作者借用一个“智力低下”之人的眼睛,用黑色幽默讽刺着“正常人”的世界。剧中阿甘身后总有一群尾随者,他们找不到人生的答案,盲目地追随阿甘,可以这么说,这就是美国当时社会的一种现实,人们对现实失望,找不到生存的动力与意义,只好无望地把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而阿甘却总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勇敢地跑下去,这不能不说是绝妙的讽刺。

不过,那些记者还是对她相当感兴趣。对于她来说,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她是不愿提及的。李思明出于保护的目的,将那些如苍蝇般的记者驱逐出去,并且禁止剧组谈论这件事。

“当初,你选她来演这个角色,是不是居心不良啊?”曾智问道。

天地良心,李思明真没有这个想法,拿演员的花边新闻作为电影的噱头,这不是他能干得出来的事。但是李思明说自己只是看中她的演技,却没有人相信这一点。

“俺是实力派的!”李思明认为有必要澄清这个事实。

“别得了便宜卖乖,你这个人,只要看到有利用的价值,绝不会那么轻易的放手!”曾智是这样认为的。

而负责发行和宣传的大卫·弗兰克尔,至少在内心中是有意无意地利用这件事的。

……

美国人是严格遵守劳动法的,遵守到了让亚洲人有些无奈的地步。在香港拍电影,通宵达旦地赶拍,那是很正常的,因为这样既可以尽快地上市,也可以少掉一部份租摄影棚的钱,可从没有加班费这一说。但是在美国不同,你得遵守劳动法规,每周还要过周末,与家人共渡周末是上帝也无法拒绝的,这在美国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阿明,你看,1860年当选的林肯总统被刺杀,1880年的加菲尔德在上任半年就被刺伤,两个月后去世,1900年当选的麦金利总统也遇刺身亡,1920年当选的哈丁总统因内部机密透露被砒霜毒死,1940年罗斯福当选,这位战争总统运气好些,但最后也死于任上,1960年当选的肯尼迪下场很惨,1980年上任的里根很幸运,只受点伤,好歹这命是保住了。”拍片的闲暇时分,曾智扳着手指头,跟李思明扯着话题,“我发现以上被刺的总统当选年份都是整零年,而且是每隔20年都会遇刺一位。”

“嗯,是有些道理。不过这是你发现的规律?你什么时候对美国历史发生了兴趣,是某个小报上看的吧?我还想说我能预测未来呢!”李思明奇道,“没事你琢磨这个干嘛?美国总统就是绝种了也不会让你我来当美国总统滴。”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关心一下还有错?我是个无神论者,至于预测未来的鬼话打死我也不信,你要是能预测,那你告诉我明天哪支股票会涨,我立马去买,利润我让你拿大头,你别摇头啊,你的大话不攻自破无言以对了吧?不过我说的这个历史事件是有据可查的,可是你却无法用常理去解释。”曾智不紧不慢地道,貌似历史学家,“不知道,如果到了2000年,那年当选的总统是不是也会有这个下场。到时候,我就雇个人扛着摄像机天天跟在人家总统后面,这万一要是被我拍到血案发生的现场,那就火了!拿个最佳新闻奖什么的如探囊取物!”

李思明被他的奇谈怪论给震住了。不过人家小布什不是不幸,而是更不幸,本·拉丹大叔让他吃尽了苦头。换了李思明,倒是宁愿守在世贸大楼旁,等着看烟火。检举?不要被怀疑是同伙就不错了!

朱迪不愧为曾被提名为奥斯卡奖最佳女配角的演员,虽然没有摘冠,但她曾经顶着“奥斯卡小公主”的称号。现在更成熟的她,将一位在混乱年代里一个追求个性解放不甘寂寞,但是最终却满身疲惫内心空虚的年轻女人刻画地有血有肉。女主人公染上了几乎所有的恶习,如吸毒、性解放等,最后她死于一种病毒——其实影射的是艾滋病毒。

“甘,快跑!”影片中,朱迪大喊,她喊得仿佛是自己,逃避着来自他人的攻击。当她从地上捡拾起石块,砸向剧中给女主人公以痛苦回忆的老房子的时候,仿佛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