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很新颖,可是您都已经说了,我干什么呢?”梅编剧不禁问道。

“我只是讲个大概,主要还需要你去写,比如人物对白,性格刻画啊,我要求能写出古龙的意境,故事要合理,但这对白千万不要半文半白。”李思明没忘记原剧中搞笑的对白。

“好,我保证三天之内拿出来。”

“不用那么急,慢功出细活嘛。另外我先付你订金,一万块怎么样?完了不少于五万?”李思明道,眼睛却看着曾智。

“啊,太多了。”梅编剧被李思明的大方搞得受庞若惊,只有大公司固定的编剧才有订金这一说。五万块此时在香港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当年一百万已经可以拍部电影,四五十万可以买半山一千呎的豪宅,只不过房价在97年前又涨了十多倍。

曾智见李思明张口就是订金一万元,撇了撇嘴,掏出支票本,不情愿地签下。

“谢谢曾先生,谢谢导演!”梅编剧激动地接过支票,站起身来向两人深深地鞠了一躬,“承蒙两位先生看得起我,我现在就回去写,三天后交稿!”说完就提着包一溜烟走了。

“香港人都这么敬业吗?”李思明问道。

“这一个人要是穷得快活不下去了,突然从天上掉下一个支票,这支票还是有银行信用保证的那一种。这个人一定会对着老天爷喊道:怎么就掉在我眼前呢,真是苍天有眼啊!换谁谁不是在银行关门前赶去兑现呢?”曾智道。

“你不要小气嘛,舍不了孩子套不着狼,咱要做就做大的。”

“我是担心这孩子成了肉包子喽!”曾智恨恨地道,“你真是疯了!”

第十九章 你很不地道

说开工就开工,李思明将自己的心思放在了拍电影上去了。

在未来的梅大编剧正忙于伏案的时候,李思明却泡在曾智的摄影棚里,挂着监督的名义,对在摄影棚里的每一位正在赶拍的电影进行观察,其实是在偷师。曾智对此心知肚明,也不点破。所谓临时抱佛脚,不快也光,正是这个道理,按说李思明对导演这一行并不陌生,只是这电影导演实在是个复杂的工作。

一部电影,前期包括对未来影片主题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写,场面的调度,以及时空结构、声画造型和艺术样式的确定等,这些李思明心里已经有个明确的把握。然后物色和确定演员,并根据总体构思,对摄影、演员、美术设计、录音、作曲等创作部门提出要求,组织主要创作人员研究有关资料,分析剧本,集中和统一创作意图,确定影片总的创作计划。导演还要按照制片部门安排的摄制计划,领导现场拍摄和各项后期工作,直到影片全部摄制完成为止。一部影片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导演的素质与修养;一部影片的风格,也往往体现了导演的艺术风格。

现场拍摄是项关键的且十分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导演则是拍摄现场的总指挥。他必须将各方面的人员协调在一起,步调一致地完成创作任务。这是李思明缺少的,不像舞台剧,演员只要严格按照剧本和台词演下去就行了,表演时的行动路线都是有套路的。但电影不一样,摄影机必须根据故事的情节和演员的位置不停地变化位置,灯光的强弱,背景的变化都关系到最后电影的视觉品质和对故事的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