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是拉苦力的。你这从北京高校的学生中募捐可不是正事,大家可都是穷学生,没有油水啊。社会上就没人捐一点?”李思明问道。
“谁说不是呢?”大帅说道,“现在谁有那个风格,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没有知青的经历就不会有太多同情心。现在对越自卫反击战还在打呢,大家的心思都放在战斗英雄的身上。谁还会去关心返城知青的困难呢?”
“说到打仗,上次我们新闻专业申请组团去前线采访,做个战地记者,大家都很踊跃。只可惜,全国各新闻单位去的人太多,我们这帮学生没去成。”徐丽惋惜道。解放军在这年月的社会地位可不是吹的,绝对是排在前三位的,战斗英雄包括后来的老山英雄鼓舞着一代人的成长。
“去不去倒是无所谓。我觉得吧,你们在后方搞好本职工作、学习,宣传一下解放军战士的英勇事迹也是最好的慰问方式嘛。”李思明倒是不忘站在军人的立场上表明观点。
“阿明,你这几年都在南方,就不去边疆看看?我可听说有许多人自发地去前线慰问呢。”张华问道。
“我工作太忙没空。我听说有不少烈士的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我倒是捐了不少钱。你们在北京大后方就没有捐点?”李思明说道。
“嗯,不对啊。阿明,你可是我们知青联谊会的常委,你不要挖自己的墙角!”陈诚说道。
“我什么时候成了常委?我怎么不知道。”李思明不解地问道。
“这个嘛,是我提名的,大家全体举手通过的。”大帅解释道,“就在去年国庆节全体会员第三次会议,当时你不在。”
“你们这样,是不是有点拉壮丁的嫌疑?”李思明不满,“我还有没有人身自由了?”
“反对无效!多数人的赞成,那就是真理。在这点上你无权置疑。”陈诚一本正经地说道。
“你们搞得还真像那么回事!”李思明举手投降,“那两位会长大人,能不能告诉我,作为一名常委,有什么样的权利?”
“权利就是你必须带头宣传本会的伟大宗旨,带头捐款,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服务我们的知青朋友!”陈诚一字一句的念道。
“全是义务啊!”李思明叹道。
第三章 一个人一个活法
李思明在家里呆了两天,他就被校长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