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寨以前使用过铁木,以替代铜轨而制成木轨,也使用过竹筋而临时替代钢筋。现在虽然不闹山匪了,可是大家建设的热情没有停。各人都想用坚实耐用的材料建设桃源寨的新设施,原有的替代品便无法满足大家了。
但是贾放在好消息之后又说了坏消息:“各位帮我一起想想办法,那地方很远,距离这里至少五千里。最近的一处港口是即墨港,如果要船运的话,这一趟下来至少是三个月。而且必须沿西江溯江而上,运到离咱们最近的港口之后,卸下来,又得翻山越岭地运到咱这里来。”
众人一听:这可不得了,这是远水得不到近渴呀!
但在“头脑风暴”的惯例之下,大伙儿依旧开始了各种天马行空的讨论。有人建议说:“桃源寨确实应该有条路通往水路的,看看能不能将青坊河下游的河道疏浚,能够让青坊河行船通往西江的。”
贾放心想:这是个靠谱的主意。将来桃源寨和武元一带的出产,不一定限于本地消费,也可以考虑通过水运销往别处,甚至可以想远一点,销往国境之外,赚取夷人的钱。
但是也有不同的意见:“大伙儿都知道,青坊河下游是青坊湖,湖另一头是瀑布,总要越过了青坊湖,才能谈得上修码头与水路。这一段怎么办?我们是不是要修轨道?可是要修轨道,就得先买到材料不是?”
大家被这类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给绕晕了,争论了好一阵也没有得出结论。但是看这架势,没有个十年之功,这桃源寨的基础设施是没法子修好的。
贾放在一旁听着各种辩论,忽然留意到桃源村的陶村长表情恬静,正笑眯眯地向开放式办公室的栏杆外眺望。
贾放赶紧问他的意见。谁知这位老人家语出惊人:
“贾三爷求一下神明,不就好了?”
第199章
陶村长说完之后, 整个会议室便静了,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贾放脸上,有些很兴奋, 也有些颇为疑惑。
——求一求神明就行了?
但在桃源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神明存在, 而且贾放在他们眼中, 几乎便是神明的代言人。
桃源寨里关于神明的记忆有好几桩。桃源村的村民们都记忆犹新, 当时他们把自己村里屯下来的存粮送去祭神, 一车一车的粮食运进贤良祠里, 再打开门, 粮食就都不见了——这是力士搬运, 神明将这些祭神的粮食都收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