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殿下想法不错,但是稍微有些天真了,首先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那些名医把自己毕生心血给拿出来分享的,大家有点技术在手,发现一个特别有效的药方,哪个不是捏得紧紧的,然后等着传给祖孙后代的?有几个人愿意拿出来的呢?
李毅听到孙思邈说完,也笑着说了:这个孙道长就不用担心了,小王自然是有注意让他们心甘情愿,甚至是迫不及待的拿出自己的药方来的,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他们不愿意拿出药方,自己这边主要目的还是分享医书的吗,只要自己的医书风想出去了,能够让大家拿出来讨论是否正确,是否有用,救治更多的平民百姓,那目的也就达到了!
李毅说完之后,孙思邈点了点头,随后拱手对这李毅说了:
“若是周王殿下真的愿意拿出医书造福天下,那老道恳请周王殿下,允许老道助周王殿下一臂之力,老道行医多年,也算是认识一些医术名家,可以联络一些,也算是为周王殿下造福苍生的想法出一点力了。”
李毅一听孙思邈这么说,那是正中下怀啊,自己本就打算让孙思邈帮忙现在他倒是自己跳出来了,立马就拱手欣喜的说了:
“孙道长若是愿意相助小王,小王定当感激不尽啊!”
接下来就没得说了,一老一小把酒言欢,李毅可不敢给孙思邈喝什么烈酒的,老人家还是养生为主比较好。
李毅期间还数次想要提及挽留孙思邈在洛阳城,最好能去格物学院教书育人,不过孙思邈都巧妙的避开了这个话题,并没有让李毅继续说下去,孙思邈拒绝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也不难理解,孙思邈的志向,是想救治天下苍生,而非寥寥数人,荣华富贵在他眼中不过粪土,李二陛下的数次相邀,他都能拒绝不顾,又如何会答应李毅的邀请呢?
李毅见到暂时事不可为,也就不多说什么了,毕竟对于孙思邈这样子的天下为公的有志之士,说再好听的话都是虚假苍白的,人家活了一百岁了,说话好听的多了去了,哪个没听过呢?
所以说啊,李毅要做的就是接下来用实际行动来告诉孙思邈,游历天下,广收门徒不是医治天下苍生最好的办法,只有留下了一套制度,一套方法,一套思路,一套永远不会刻板守旧,跟不上时代的现代科学思想,才能够用医学,拯救更多的人!
第七百八十五章 为天下苍生
李毅感觉都快被自己感动了,如果有一个感动大唐十大人物奖的话,自己绝对名列第一。但是孙思邈倒还是显得挺淡定的,毕竟李二也曾经想干过和李毅差不多的事情,但是效果其实也就那样,尚医署到现在不也就是为皇族和极个别的达官贵人服务吗,有几个平民百姓能看的了尚医署的医生?官学的医学馆,学出来的有几个能回到民间看病治伤的,结果到最后给老百姓看病的,还是那些赤脚医生们,大多还都是庸医。
估计在孙思邈看来,李毅这个在格物学院培养医生的想法,最后落到实处让人受益的还不是那些权贵吗?只不过这次从皇族和长安权贵变成了洛阳权贵罢了。于孙思邈看来,留在长安城为李二服务和留在洛阳城为李毅服务,差别不是很大,总而言之都是拒绝没有兴趣就对了。
当然,这不代表孙思邈就看不起李二或者李毅,相反,孙思邈是相当敬佩的,只不过在孙思邈看来,大家的志向不一样而已,孙思邈考虑的更多是黎民百姓的健康问题,打心眼里是希望能有更多的百姓能够被治愈,不用忍受疾病之苦。
无论如何,孙思邈这边暂且算是稳下来了,李毅虽然没能让孙思邈吃上自己的鱼饵,但是已经给围了一个圈了,上钩也只是时间问题,李毅不是很担心,孙思邈这样子的大才,怎么像都没有理由平白无故的放走的,放到五台山去过归隐生活,哪有跟着自己这边研究医学来的好啊,孙思邈无论是能力还是名望或者身份地位,那都是来完成李毅改革大唐医学最适合的先锋人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