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还不是假扮是我,欺骗周王殿下在先?周王殿下是为了惩戒你,才如此作为的,若是你一开始就道出身份,也不会有后续那么多事情了。”
公孙大娘轻笑着如此说道。
“总之,姐姐不要被这家伙表现欺骗就是,对了,周王找姐姐所谓何事?”
公孙盈看着公孙大娘如此问道。
“周王殿下是来找我借田的。”公孙大娘并不隐瞒,如此说道。
“借田?借什么田?”公孙盈有些疑惑问道:“这家伙身为皇子,还能找不到田亩,跑来找姐姐借田?怕不是故意找这个理由来见姐姐的,果然啊,这周王没安好心呢!”
“妹妹莫要胡说,周王殿下虽贵为皇子,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他并未赴任封地,在长安城又怎会有半分田亩呢,来找我借田亩一用,乃是信任我,《千金要方》多亏周王殿下发明油印印刷,才能在长安城里油印出书,为了能多印几本造福百姓,甚至于自费花钱,在渭水河边开设造纸作坊,听说还研究出了用稻草做纸的方法,周王殿下为苍生百姓做了如此多的事情,我将田亩借与周王殿下,也是分内之事。”
公孙大娘一席话说完,那边公孙盈也只能瘪瘪嘴,却没办法说出反驳的话。
毕竟在长安百姓们看来,李毅虽然开设了“集嘤社”发行了《周刊少年》,而且还大卖了,但是这个都只是顺道做的而已,在他们看来,周王殿下发明油印印刷没多久,为专利一制开天下之先河,将油印印刷卖给了陛下,是效仿商君的徙木立信之举,之后借着油印印刷的技术,才能让《千金要方》等一大堆的书籍如此迅速的面世,还听人说周王殿下为了大唐儿童的蒙学之便,翻阅了整个弘文馆,要知道弘文馆上下可是上百万本的书籍啊,整理了一个叫做《三字经》的书籍出来,会点字的人看着都说好呢。
然后还为了缓解纸张不足,无法油印这些书籍,周王殿下甚至于自费开设了造纸工坊!发明了稻草造纸,让纸张的价格自从汉代蔡伦改良以来,又一次的大降价!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不少百姓和莘莘学子们,那都是感动的热泪盈眶啊,周王殿下不仅改良纸张,而且听说造出来的纸张那是被金吾卫成批成批的拉进皇宫里,周王殿下半个不字都没说,眉头都没皱一下的,全都油印成书籍发往官学学府,拿到市集贩卖的。
这种不计较个人得失,宁愿自己吃点亏,也一定要让百姓们有书读的行为,大唐那个百姓不叫好啊?当然了,叫好归叫好,《周刊少年》该催更大家还是催更的,毕竟是两码子事情嘛。
那边公孙盈一开始虽然也是觉得李毅不过是为了方便他的《周刊少年》才弄出这么多事情的,但是《周刊少年》从发行了第一期刊之后,就一口气断更了两三个月,到了年后印刷用纸略微缓解后,才出了第二期刊,《周刊少年》特火大卖的事情大家有目共睹,如此赚钱的机会,李毅不仅放着没赚,第一期也压根没印多少,反倒是长安城里那些作学问的书籍,医书等等被大印特印,之后李毅的造纸作坊产出纸张以后,《周刊少年》照样没印,到现在才出第二期刊,就要已经很能够说明问题了。
就连公孙盈都挑不出来什么毛病来。
当然了,这些事情都是百姓们口口相传而已,李毅倒是不知道,要是知道了估计也是一脸懵逼的表情,估计他能想到的话,也就只有:无形装逼,最为致命;装逼如风,长伴吾身等等这些了。
“好嘛,借就借了,他也算是有些许微不足道的贡献了,大不了我们收他钱收少一点就是了。”
公孙盈憋着嘴,一副相当不情愿的模样如此说道。